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往生淨土四因開示-2019億次彌陀心咒大法會
往生淨土四因開示-2019億次彌陀心咒大法會

時間:2019年10月11日上午9:00-10:00

地點:榮總介壽堂

主法:噶千仁波切

翻譯:張昆晟

 

佛子行三十七頌

皈依發心

四無量心

《無量光佛修誦法.登極樂國》儀軌

 

請諸位法繼續持咒,不要間斷,透過不間斷續持誦咒語,能通達咒語與無量光佛是無二無別的,通達空明無二,能轉一切起心動念為清淨。

 

現在要說「往生極樂淨土四因」:

第一因,明觀淨土

第一個往生之因,是明觀所依資糧田。阿彌陀佛的功德建立了資糧田,就是極樂世界的剎土,一如〈極樂淨土願文〉所說,正是由於阿彌陀大慈心的功德,建立了極樂淨土這樣的佛國土。我們可以透過不斷持咒,與憶念淨土功德產生連結,所以大眾聽聞開示時請不要中斷咒語的持誦。

 

在座也許有些人是比較新的法友,是不是有些人沒聽過我說極樂淨土的功德?沒聽過請舉手(仁波切舉手,現場同時有許多人舉手,引起一片笑聲)。

 

極樂世界的法門,是我等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,在久遠劫之前,當無量光佛在學道位初發心時,他在如來面前發願,當時有一個大臣──他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前身,由於這兩位法友在過去誓言非常清淨、緊密,因此釋迦牟尼佛成佛後,便宣說了阿彌陀佛的相關功德和莊嚴,這在經論中都有所記載。

 

關於極樂淨土的功德利益,要經常憶持在心上。這點可以透過〈極樂願文〉來反覆聽聞,乃至記憶,隨文作觀,可以在心中養成良善習氣,其中有阿彌陀佛法門容易往生而且利益廣大的道理所在。其他剎土當然也是功德殊勝不可思議,然而有些剎土要八地以上菩薩才能往生,不是那麼容易,但極樂淨土以信心祈願和福德力即可往生,相對是比較容易的。

 

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弘願所化成,經典上記載,至今已經過七天,以人道時間來看已經過了七劫;從剎土的角度來看,這還是很新的剎土,但在人間來看已經過了七劫。這些道理在經典中都有明確記載,因此不需要懷疑。

 

■觀修「佛具二智」

 

當我們觀本尊身相的生起次第時,重點是生起本尊身相的明相,但這樣清明、清楚的相,並不僅只是影相而已,還有內在功德。

 

這種內在功德,就像這世上有很多師長,教導我們很多道理,讓我們內心有所感悟,所以對師長會有念恩報恩的想法,感謝他們讓我們產生很多功德學問。同樣的,我們也要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,感念他對我們的恩德,主要是究竟拔除六道的痛苦,他拔除眾生苦的方式,是透過清淨正法的傳統,讓眾生可以被導向暫時的人天安樂,和究竟的佛陀果位;而且他具有智慧的功德,能一一了知眾生所造業、根器差別、意樂異同,以及他們的發展情況,以佛陀的遍知可以如實照見。

 

佛陀兩種智中的「盡所有智」,能通達輪迴法和涅槃法的一切現象;而佛的「如所有智」的深度,能通曉因與果的關係。至於凡夫則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,嗔心起的時候,只看到情緒的波動,而看不到後續的效應;看到地獄相的描述時,也僅僅只是看到它的展現,只知結果而不知前因,所以凡夫在因果業力的運作上是懵懂無知的。佛陀的智慧恰恰相反,他能照見因果業力的運作,這是佛陀的功德之一。

 

佛陀教導我們「自淨其意」,讓我們降伏自己的心。為什麼要降伏自己的心?原因在於:佛陀通曉輪迴的一切問題都來自於我執,如果沒有我執,煩惱和煩惱的後續痛苦將不會生起,佛陀了知這一點,而世間的凡夫則不如是。因此我們說,佛陀的功德,勝過一切世間人的功德,對我們具有廣大的深恩。這是要在了解佛陀功德的前提下,懂得憶念佛陀的恩德。

 

■觀想「佛具三身功德」

 

往生淨土四因的第一因,是明觀所依資糧田,這個資糧田的本性,指的是明觀淨土莊嚴,這個淨土莊嚴,來自佛陀三身功德:在猶如虛空的法身之中,現起了如彩虹般的報身,極樂淨土的莊嚴,就是報身的展現,是來自心性如來藏明分的展現。心性如來藏空的層面是體性空,明的層面就是大悲周遍的清淨剎土,這些都完全含藏於一切有情的心上,所以稱為如來藏,能從虛空般的法身,現起彩虹般的報身,如同雨露澍降,隨類化現、映現於各處的有情面前。

 

談到心的本性,應當了解佛陀的心與凡夫心識之間的異同。心識的本質是無二的智慧,不管是大手印、大圓滿傳統,都會談到:心的本性是無二智,如果能了知無二性,確實了知「心的本性就是無二性」的見地,就能了悟「自心即佛」的道理。由於「自心即佛」,所以所展現的莊嚴剎土是無盡的。

 

明觀淨土,不是單純在心中描繪出一個淨土──這個顯現的相是帶有智慧的,帶有對眾生的大悲,這是父母對兒女般的愛,或者母親看待獨生子般的強烈悲心,這是佛陀對眾生悲心的譬喻,這種大悲遍滿一切世間界。

 

再來說諸佛的事業,是以「隨類展現」的方式,在一切世間之中以化身形相,展現不同身相而饒益有情眾生。比如在阿彌陀佛的右邊,化現出百千億的觀音,左邊化現出百千億的度母,心間化現百千億的蓮花生,在一切世間、所有眾生面前,展現出如水中月亮倒影般、又如同鏡中影相般的化身,甚至在一一有情面前,都化現一一佛陀化身,而它的本性安住清淨剎土。這就是在法身之中現起報身,而又一一隨類顯現化身。

 

我們所需要明觀的淨土,就是這樣具足三身功德的佛世尊。觀想時,要觀每一有情頭上,都安住著智悲雙運的佛陀,初學者也許無法這樣想清楚,頂多只能觀想一尊,畢竟觀修習氣還沒很深厚,還缺乏練習,但可以觀每位有情頭上都有各一尊佛的化身,這樣想是很重要的。

 

■觀想「報身剎土五決定」

 

當我們明觀資糧田時,應該觀想遍一切虛空處,皆有如鏡中影相般清晰的淨土莊嚴,不斷這樣觀想;也應知曉這樣的資糧田,本性恆常不斷,沒有終止過。它是報身剎土,所以具有殊勝的「五決定」:

一、處所決定:極樂世界是報身淨土,也是密嚴奧明淨土。

二、時間決間:是諸佛恆轉法輪時。

三、本師決定:說法本師即是大金剛持,此處可以說是無量光佛。

四、眷屬決定:一切剎土的僧眾,皆是登地以上大菩薩。

五、所說法決定:唯一宣說大乘教法

 

以上是具足五種決定的報身所擁有功德,也許對有些法友來講是陌生的觀念,但能這樣想淨土所具有的殊勝功德,對未來往生淨土也是很有幫助的。 

第二因,發菩提心

對淨土有信心之後,助緣為「發菩提心」,祈願一切有情皆投生淨土為友伴,以這樣的發心,作為投生淨土的助緣。 

 

接下來繼續說投生助緣「發菩提心」。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總是說:「要發心,要發心,要發菩提心」,所謂菩提心是什麼呢?我們要了解:想成辦自利,一定要利他,唯有成辦利他,才能真正自利。

 

唯有我執完全息滅,完全沒有我執,才能成就佛果,因為佛果之中完全沒有任何「自我」。現在我們就像凝固的冰,在三惡道的自相中受著輪迴的苦,原因就是因為我執。當我執被破除,不再有絲毫以我為主的想法,就從自我中心的束縛性中被解脫出來。這才是最廣大的成辦自利,沒有我執,就能成辦一切眾生的利益,自然能成辦自他二利。

 

只要我執還在,凡事就會以自我為主,最終只會造成對自己的傷害。箇中原因是:我執會帶來五毒煩惱,它是五毒煩惱的根源,從自我出發,五毒就會造成三惡道的痛苦。所以如果我們聰明的想要真正自利,就要放下「僅求自利」的想法,放下只有自我中心的私慾,而謀求利他,想著怎樣才能饒益眾生。

 

一,一般菩提心:

所謂「願利他」就是菩提心,原因是所有眾生沒有例外地都做過我們父母,因此在謀求利益時,至少要做到讓他人利益和自我利益「並置」,一起考慮,如果為自己好,就應該利益眾生,把他人利益一併考慮進來,這是「一般的菩提心」。

 

二,真實菩提心:

至於「真實菩提心」,則是完全沒有自利考量,想到的都是如何成辦他人的利益,能利他則於願足矣,我的心願就滿足了。這樣的真實菩提心、利他心,不只是對未來世有利益,對今生也有很多好處,有利他心,就有安忍、智慧、力量等功德,因為沒有自我考量就能安忍一切,就有智慧,就能生起力量。在利他的前提下,不管是世間事業,或者出世間的佛法事業,力量自然會強盛,這就是真實菩提心的功德。所以我們要發起利他心,才有辦法幫助到自己,這是在心裡要確知的。

第三因,積資淨障

往生淨土四種因的第三因,是「累積資糧,淨除罪障」。

 

累積資糧和淨除罪障,這兩者是分不開的,一切諸佛都是積資淨障才能成就佛果,在發起珍寶菩提心之後,要一劫又一劫地,經過無盡劫的時間累積資糧、淨除罪障,才能成辦佛果。我們現在在此世間能聽聞到佛世尊名號,接觸到他的教法,這些教法就能深入人心、改變人心、淨化人心,這是因為佛心的力量所致,也就是慈悲的力量。

 

累積資糧、清淨罪障是如何成辦?是因為慈悲心而成辦,修任何善法時,都要以慈悲為前導,以慈悲心而修布施,以慈悲心而修持戒,以慈悲心而修安忍,乃至從布施到般若的一切六度修持,都應該以慈悲心為前導而修持。

 

如果一個人布施時,並沒有懷著慈悲心,而是想著自己未來的富裕果報,還是有利益的,但那是暫時的善報,而不是究竟的利益。我們不應該如此,在布施的時 候,應該這樣想:「這個人太可憐了,因為慈心與悲心,我必須為他做點什麼,讓他從痛苦中解脫。」而不是我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善報。

 

同樣的,在自己對他人生嗔的時候,或他人對自己起嗔心的時候,應該這樣想:「哦,嗔心非常不好,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,因為慈心與悲心,我完全有理由安忍。」以慈心與悲心為前導,就能不陷入嗔心的循環之中,而能以慈悲心修安忍。

 

■慈悲為前導,六度才是波羅蜜多

 

可以說,六度波羅蜜的修持,全都建立在慈悲心的基礎之上,有慈悲心和利他心做基礎,所修的善法、所累積的資糧,自然會成為波羅蜜多。慈悲的功德,就是確保所修的六度善法,成為波羅蜜多。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間的佛法,都是如此。

 

有些人在行善時,缺乏真實的利他心為基礎,這麼做是否有益呢?有的,但那僅僅是暫時、眼前的短暫利益,如果想透過這樣的善根而證得究竟佛果,那是做不到的。例如沒有利他心而行布施,這個布施有沒有好處?有的,還是會得到富裕的果報,但當這個果報耗竭、福德用完時,由於之前沒有種下利他的種子,所以惡業的異熟果是會成熟,他的善根是有局限的,所以我們不應該以希求善報的心行善,我們行善的目的,應該是為了讓一切有情都蒙受利益,所以我要布施、我要持戒,乃至於從事一切六度的修行。

 

■七支淨供,落實「積資淨障」的修持

 

累積資糧和淨除罪障,最主要是依「七支淨供」來修持,過程中,也應該以慈心悲心菩提心為前導,以這樣的方式積資淨障。

 

這樣去做,除了異熟果,還有等流果,有「其他人對待我們的態度,與我們所作所為有關」的「所作等流」,還有「感受等流」。但我們不要太在乎果報,重點是「無論如何都要饒益有情」這個事實。要以慈心悲心為前導,修持從布施到般若波羅蜜的一切法,了解這一點,身語自然會導向善法,所行的一切自然會成為真實無盡的資糧。

 

同樣的道理,就像我們發願往生極樂,也要祈願一切情往生極樂,祈願一切有情也都能離苦得樂、斷除煩惱,這是很重要的。透過這樣的見地,來從事累積資糧、淨除罪障的七支淨供,是絕對有必要的。

 

要累積資糧、淨除罪障,需要有七支淨供的修持來落實:

 

  • 頂禮支:

第一支頂禮支如何進行呢?心中由衷至誠憶念佛陀、三寶的恩德,憶念時不由自主就自然合掌,這就結合身與心來作頂禮。憶念佛陀功德的時候,自然沒了傲慢,所以頂禮支是我慢心的對治。

 

什麼是我慢心?有些人過得一帆風順,覺得「我今生過得沒什麼苦難,非常富裕,所以我不需要修行、不需要宗教」,這就是自以為是的我慢心。我慢心的過失在於:即便你因過去生累積的福德,而能今生沒什麼苦難,生活富裕,而有了似乎不必修行的一切順境,但過去累積的福德終將耗盡,當福德耗盡時,此生因為我慢心導致對業力因果的道理不加信受,而過去的惡業果報仍然會成熟,自然會因惡業而流轉三惡道。它的道理,就像種子遇到外緣,就會成熟,繼而開出花朵一樣。

 

所以,七支淨供的任何一支,都是為了對治心中煩惱而安立的方法。比方第二支供養支,是為了對治心中的慳吝和貪慾。

 

再補充一點,我們要懂得愚癡和我慢心之間的關係,還要懂得為什麼要調伏自心。因為心會造就自己日後的感受,如果不去調伏自己的煩惱,放任嗔心生起,與他人衝突對立,將來唯一會感得的是地獄的果報。

 

我們應該向內反思:「我是不是有這樣的煩惱?」當你覺察:「哦,我確實有嗔心煩惱」,就要加以對治,轉化為對眾生的慈心和悲心。當慈悲擴而廣之,才能成就佛果,而避免嗔等煩惱的傷害,這就是懂得從因果業力的規律下手去修持。如果不懂這點,就會因愚昧心而導致六種煩惱滋長,而對於煩惱的過失又渾然不覺,這樣的渾然不覺,和我慢心是息息相關的。(七支淨供相關開示,請續見下一堂開示)

 

嗡 阿彌迭哇 釋(仁波切帶領念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