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法教 / 佛子行三十七頌 / 噶千仁波切釋意 / 第三偈
 噶千仁波切釋意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

第三偈

捨棄惡境煩惱漸減少,
心無散亂善行自增長;
明智清淨於法起正信,
依居寂處乃是佛子行。

  第三個偈頌說要遠離惡境,所謂惡境就是會讓我們的心生起貪戀或瞋恨的對境。但是,實際上要遠離惡境是極為困難的,要避開讓自己生起貪戀和瞋恨的對境很不容易,因此,要了解主要的問題不在對境,而在我們的心。當瞋恨的對境在眼前生起,而我們的內心卻不產生瞋恨,這個時候是否有瞋恨的對境已經不重要了。因為我們要了解到瞋恨心才是我們主要的敵人,需要調伏的不是外在的對境,而是內在的瞋恨心。所以如何作到當瞋恨的對境產生之時,內心卻不為所動,才是大家應當立下誓言來努力實修的目標。

 

  當我們能夠這樣去實修之時,煩惱會逐漸減少。煩惱逐漸減少時,剛開始我們是不會察覺的,這就好像我手上這一本書這麼厚,每天看一頁,當然不可能在這一天就把書看完,但是如果我們不斷看下去,到最後就會發現我們把這本書看完了。同樣的道理,如果我們每一天減少一個憤怒,日積月累之後,終有一天會徹底斷除憤怒,而這個斷除憤怒的功夫,就是在每一天中累積而成的。

 

  「無懶散故善自增」是指因為不被煩惱所侵害,所以慈心和悲心等善行不斷增加。這就好像這棵樹苗,沒有受到傷害,每天長一點點,將來就會成長為一棵大樹。當我們的慈心和悲心不受到煩惱的侵害,而且能想辦法使它增長增廣之後,我們就可以看到自心的本來面貌,這就是第三句「心澄於法起正見」,此時我們就具有理智。當有了理智之後,對於善惡取捨就不會混淆不清,對於佛法的內容也會真實的相信。

 

  這些佛法的內容,從人身難得、死亡無常、業力因果,一直到輪迴過患,都能夠明晰的顯現在心中,而且能夠真實的相信,這是因為善行增廣之後所達到的成效。此時對於眾生都是自己父母親相信不移,對三寶的信心也是真實不移,這是理智明晰之後所產生的正見,也就是對佛所開示的教法產生穩固的相信。

 

  要能夠做到這一點,要依於靜處才有辦法。 所謂的靜處包含外的境處,也就是身靜處,就是要到鄉間偏僻之處來做閉關實修,就好像密勒日巴尊者到人煙罕至的岩洞去做閉關實修一樣。依於這種因緣,可以讓內在的念頭逐漸減少,當內在的念頭逐漸減少之時,就是心靜處。就一般大眾而言,缺乏這種尋求身靜處的機會,但是大家要對這一個道理能夠了解,同時也要知道,身靜處的行為是要達到心靜處的目的。因此要想辦法讓自己內心的念頭逐漸減少,完全沒有煩惱嘈雜,能夠自由自在而又不渙散,能夠安住於自性之中。如果能夠做到這樣,就跟在山上閉關完全一樣。

 

  當自己念頭紛飛之時,要祈請上師觀自在菩薩,賜給我加持,去除我渙散的念頭,如此祈請之後,能夠讓心凝聚,這就與在山上閉關具有同樣的效果。如果住在深山裡面,但是心卻十分渙散,這樣的作法是毫無意義可言,因此,這一條應該以心寧靜與否作為判定標準。那麼應該要如何才能保持心的寧靜呢?平常大家都在工作,當工作越來越多時,有時不免會生氣。生氣時,就應該想到這就是自己的心思渙散,應當把憤怒的念頭去除掉,應當要以正念正知即刻的察覺自己在憤怒之中,了解到我們所憤怒的對象也是自己的父母親,我怎麼可以對自己的父母親生氣呢?要想是不是自己沒有盡到責任?是不是自己有過失?所以不管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傷害的行為,立刻想到我們平常說的沒有關條、沒有關條、不要緊、不要緊。心裡面如此思維,不要去放縱自己的心思、也不要去傷害對方。

 

  如果能夠經常產生這樣的想法,那就是慈悲心逐漸增長的徵兆,自己的慈悲就不會失去。如果慈悲心不失去的話,心就經常能保持在理智之中,不會波濤洶湧。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, 當對方說了什麼話、或做了什麼行為,心裡就會產生猜疑,想著他是不是要來害我?他是不是會對我不利。心裡面這樣胡思亂想,就會破壞自己內心的寧靜,因此,要能夠與上述行為相應,內心才能保持寧靜。

 

  前面所說是暇滿人身難得,接下來說死亡無常,按照前行法的順序應當如此來說。死亡無常要如何觀修呢?第四偈便針對此闡釋。

下一偈:第4偈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