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最新消息  
 最新消息
    字型調整:

✴️ 法語入心:【阿彌陀佛】本尊法開示精華引導文(二)

2022-07-20

本週五(7/22)阿彌陀佛線上共修!
 
✅ 噶千仁波切親編彌陀天法儀軌
 
✅ 配合「氣息」來「持咒」,讓心穩定
 
✅ 聲聲念佛心相應,願願往生極樂國
 
親愛的法友:
 
本篇引導文是「法語入心」本尊法開示系列第九篇,也是彌陀修法專題的第二篇。
 
上一篇「阿彌陀佛本尊法開示精華引導文」分享了噶千傳承的彌陀修法殊勝源流,以及噶千仁波切指導的持咒觀想要訣,
 
本篇將進一步與您分享:
 
持咒時自觀為觀世音菩薩的要點、隨著氣息(風息)來持咒的訣竅、放下分別念即是彌陀佛,以及透過認識本來面目來禪修大手印。
 
本篇的開示擷取自噶千佛學會2015年出版的結緣書系列第3:《彌陀天法》,歡迎十方法友下載閱讀。
 
期待本週五一同在線上共修!
 
自觀聖者觀世音,一心與彌陀相應
 
念誦咒語時,應當要了解「咒語與本尊息息相關」,這點非常重要。
 
在此法門中,我們自觀為聖者觀世音。那麼,什麼是「觀音」呢?「觀音」的本質就是「如來藏」,我們心的本質,亦復如此。
 
因此,從心的本質上而言,我們與觀音並無差別。
 
而何時眾生的心,才能真正「與觀音的心無二無別」呢?當你產生利他之心,想要饒益其他有情時,在那個當下,你的心就跟觀音的心無別了。
 
觀想時,男性可以自觀為觀世音,女性可以自觀為度母,外在形象如何觀想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問題,最要緊的是那顆利他的「慈悲心」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 
 隨「氣息」來持咒,讓心定下來
 
法本第24頁,此處要進行兩階段的修法,也就是「念誦」和「觀想」,
 
一開始要觀想在心間有個月輪。月輪是以世間當中的「月」來說明的,通常將日和月作為對比,「日」如同諸佛,「月」則代表菩薩;
 
當然也可以用「月」來象徵「透過智慧而對理應產生悲心的對境――可憐的眾生,生起慈悲心」,
 
在月輪正中央有一「舍」字,周圍有六字咒鬘圍繞,象徵「六度波羅蜜多」,
 
念誦時,我們專注觀想六字咒鬘與心間月輪,這是結合體內氣息(風)的修法。
 
隨著氣息的流動,心會相應地散亂或穩定。因此要先穩住氣的流動,才能令心穩定下來,在這種情況下要專注念誦,藉此來讓心沈靜,不受到障蔽。
 
就好像混濁的水中有許多泥沙、雜質,都逐漸沈澱下來。而我們藉著這個方式,讓自己內心當中的「悲心」得以展開。
 
 放下分別念,悲空雙運即彌陀
 
雖然心中的「分別念」,也分為「善」分別念的顯現,與「惡」分別念的顯現,但它們終會趨於寂滅,當下便會消融的,原因在於心已經完全清淨。
 
我們前面觀修本尊時,是透過憶念本尊為緣(輔助), 實際上,是透過起心動念來觀想本尊的。
 
如果你去觀察「到底本尊來自何處」,你就能了解:
 
本尊其實源於內心本具的「空悲雙運」的自性。心「空悲雙運」的面貌,就是「阿彌陀佛」。
 
因此,當你觀想時,就可以體悟到這項道理:「原來我的自性展現出阿彌陀佛的相,我自心的本來面目,就是阿彌陀佛」。
 
用這個方法,來知曉我們的自心原本為佛,我們心的本質就是如來藏。
 
「如來藏周遍一切處」的道理即是如此。
 
 彌陀本尊,就是心的本來面目
 
我們現在所觀想的本尊相,無非也是透過心而觀想出來的。
 
有時候,對這些道理禪修得比較熟悉時,內心一起念,就會現出本尊相。這也表示內心的禪修有了一定的火候。
 
這些本尊代表著心的本來面目,是超越著「能取」、「所取」的二元執著的,也已經超越實有執著和執相的。
 
心的本質就是如此,甚至在勝義中,對「真實」和「不真實」都不去辨別——固然沒有真實性可言,但也不去思維 「無真實性」,什麼都無法言說。
 
究竟勝義根本超越了「真實與否」的分別,若能了解這點,就稱為「大手印見」。
 
-----
 下載《彌陀天法》結緣書
(噶千仁波切釋論)
 
 【阿彌陀佛】線上共修
 
➽ 時間
 
7/22(五)晚上8:00~9:30
 
➽ 直播平台
 
 
-----
✳️ 官網「阿彌陀佛」專區
 
 
願利一切有情
 
噶千佛學會 合十
www.garchen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