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遙呼上師祈請文_第一堂_201909029上午第一座(八之四)
遙呼上師祈請文_第一堂_201909029上午第一座(八之四)

遙呼上師祈請文_第一堂_201909029上午第一座(八之四)

 

時間:2019年9月29日上午9:00-10:30

地點:榮總介壽堂

主法:噶千仁波切

法本翻譯:普舟法師

現場口譯:張昆晟

 

■一切魔中,「被煩惱強化的我執」最嚴重

 

繼續與各位法友談《遙呼上師祈請文》。我們昨天進行到第13頁:

「於敵嗔心於親貪心起,住於取捨愚癡如闇迷。」

 

這裡提到「取捨」,指的就是我們內心的「貪嗔」等分別念。由於我們有我執,所以衍生出貪嗔的念頭。

 

貪嗔分為粗大的層面和細緻的層面,粗大的層面是貪分別念和嗔分別念,細緻的層面是期待和憂懼,希望、期待是貪,恐懼、擔憂是嗔,了解這一點,就曉得如何去調整,知道怎麼做。

 

比方想要某種東西的希求心,本身是一種貪,例如「我想喝一杯好茶」、「我認為我值得一杯好茶」這種想法,如果人家端茶上來,第一杯不如已意,第二杯又不如已意,心裡就不開心了,這就是嗔心;

 

而覺得自己值得一杯好茶,就是貪心。這種想法,就是認為自己很重要,這正體現出是自己的貪嗔在作崇。

 

了解這一點,就曉得自己什麼時候處於貪心、什麼時候處於嗔恚的狀態,如此一來,就能經由見到過失、了解過失而得到改善。

 

否則在不斷的抱怨中,自我就會被強化,我執就會被提升。所以在一切鬼魔、障礙中,由煩惱所強化的我執,是最嚴重的。

 

接下來說「住於取捨愚癡如闇迷」,此處提到「取捨處」,就是應該做正確的取捨。

 

一般人不管是否有信仰宗教,都很愛惜身體,既然愛惜身體,就應該注重健康,但我們卻看見有些人抽菸,這是為什麼呢?

 

如果你很注重健康,卻不由自主的抽菸,這就是被煩惱所左右,而無法明辦是非、無法正確取捨。如果有智慧就不會抽菸,一個智慧的人,會斷除所斷、成辦所修。這是從世俗、人世的傳統來解釋。

 

我們應該具足辨析「何者有利,何者有害」的智慧:以抽菸為例,它不只損害自己健康,也損惱別人,對他人健康造成影響,在這種情況下還抽菸,就像「不知善惡取捨,不懂明辦取捨」的傍生(動物)一樣。

 

這種缺乏明辦能力、缺乏智慧的表現,就是愚癡,對於將來中陰乃至於投生,愚痴是非常不利的。其他煩惱也是一樣,比方我們如果帶嫉妒心而往生,可能投生為餓鬼,這都是煩惱對我們產生傷害的切實例證。

 

■做壞事很機伶,做好事就打瞌睡?

 

我們常說自己對三寶有信心、對佛法有信心,信仰三寶、信仰佛法,但我們在取捨時總是表現相反,一邊從事世間俗務,一邊信仰佛法,覺得佛法是很好啦,但真的要念經、修持、行善時,就開始昏昏欲睡,這是另一個問題,就是法本說的:

 

如法行時出現昏沈睡,非法行時根器明又敏。」

 

要打開經本念經就進入夢鄉,閤上經本就像大夢初醒,問著:「發生什麼事?發生什麼事?」

 

如果我們是這樣,代表對今生的營求太過於強烈,太耽著今生,對今生的事務太過在意,即使知道修持佛法有很大義利,也不能精進專注投入。

 

原因何在?就是我們不能察覺心中的貪嗔,不能察覺心中分別念的狀態。

 

貪嗔的狀態,不管是粗的或細的,都未能察覺──前面說過,粗的狀態就是貪心和嗔心,細緻的層面就是期待和恐懼。沒有辦法察覺,就沒有辦法作正確的取捨,所以會被煩惱所轉。

 

■上師啊,請以大悲幫助我正確取捨!

 

第十四頁說:「上師知也!悲心速顧視,自心調伏昏鈍祈加持!」

 

一個缺乏功德、智慧的人,在取捨上會失誤,不能觀察到自己的煩惱,不能觀察到自己正被貪嗔所左右、被煩惱所宰制。

 

具有智慧的人,就能選擇正確取捨方式,不管在什麼位置,都能善盡本份,將自己的分內事做得很好。如果缺乏取捨智慧,不能明辦對錯的話,就會被煩惱的怨敵所影響,不只今生,連來世都會被摧毀。

 

懂得佛法的人就會發現:這個世間的大問題、大麻煩源於什麼?主要來自嗔心和煩惱。

 

不僅別人有嗔心,自己也有,嗔心不在遠方,就在自己心中,要知道:嗔心不用遠尋,不用左顧右盼去找,嗔心就在我的心中,所以應該從自己內心下手。

 

就像前面所說,粗大的煩惱包括貪嗔,細緻的煩惱包括期待和恐懼,所以應該從自己的心下手。

 

只要舉一個例子,就可以了解煩惱的過失,就不用舉太多例子,從一個點下手,就可以了解煩惱的過患。

 

了解煩惱過患,才能讓煩惱的力量減小,才能不受煩惱左右。這就要有智慧,有智慧才能認清:哦,原來是我心中有嗔心,真正觀察到煩惱的過患,了解之後才有改變的契機。

 

這裡提到:為了不受煩惱的傷害,願能得到上師大悲的迅速眷顧,讓我們有正確的取捨,當悲心與智慧結合,才能真正斷除煩惱。

 

■有希懼必受苦,世出世間都一樣

 

前面提到煩惱、貪嗔的細微層面,就是希憂,期待和憂懼心,只要有希懼心就會受苦,不管世間或出世間的佛法都一樣。

 

什麼叫期待心?就是希望好事發生;什麼叫憂懼?就是擔憂害怕好事不發生。

 

我們希望「我所期待的事,務必要達成」,一旦事情心想事成,就會志得意滿、感到傲慢,覺得「這是我的努力、我的功勞」、「這是我靠自己的力量辦到的」;如果沒辦成,就會痛苦、悲傷──這些感受,都是來自期待和恐懼造成的。

 

事實上,如果你去觀察事情的真實狀態,一件事成不成功,與期待或憂懼本身是沒有關連的,而是與因果業力有關。

 

所以如果事情順利成辦,水到渠成,我們應該思維:這是因為有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而成辦,因為有慈悲心,所以有福德,因為有菩提心,所以事情可以順利辦成,要了解那完全取決於自心的功德及業力,和期待和憂懼根本不相干。

 

藏人有句話說:「如果事情成功,是三寶加持;如果事情不成功,都是自己的因果業力」,能這樣想是很有價值的,希望大家都能這樣思維。

 

■感謝困境,讓我隱藏的貪嗔現形

 

接著是:

 「若從外觀清淨佛徒相,內裡自心與法不相符,

  猶如毒蛇煩惱藏腹,因緣相遇佛徒罪狀示。」

 

意思是說,外表看起來像個修行人的樣子,但內心沒有與佛法相結合,煩惱就像毒蛇一樣藏於體內,當外緣逆境出現,修行人的缺點就會表露無遺。

 

前兩句是說,外在看起來像是修行者,比如說有些人皈依之後,開始進入佛法的實修,要做禪修,禪修是為要成辦勝觀的智慧,是為了認識煩惱,但我們下座以後的日常生活,行為上卻往往不能配合佛法。其中問題是缺乏慈悲心,如果沒有生起連續不斷的慈悲心,行為就會流於放逸。

 

如果沒有生起真實的慈心,就不會生起真實的悲心,慈心不能相續,悲心就不能相續,當慈悲心不能相續時,日常行為就會放縱自己,這個情況就像偈頌說「猶如毒蛇煩惱藏於腹」。

 

因為我們內心和佛法並沒有結合,表面上故作修行狀,實際上心裡沒有真正慈悲的功德,因此行為上流於放逸,它的根源是:我們的心是有煩惱的。

 

我們似乎生來就有我執,它似乎自然就存在心裡;就像它的對立面,慈心和悲心其實也藏在我們心中,但與煩惱相應的不善心所,也以隱微的方式存在內心中。

 

那它為什麼會現前呢?我們行為放逸時,為什麼煩惱會現前呢?

 

偈頌講到:「因緣相遇彿徒罪狀示」,遇到外緣就會現形,外緣就是違緣,比方有時是因疾病,有時是因為痛苦,有時是因為煩惱過度熾盛的關係.

 

當這種種因緣出現時,就會使我們「猶如毒蛇藏於腹中」的種種煩惱現形,這時所作所為就會與佛法背道而馳。所以在違緣出現時,才是驗證修行人真正的時機。

 

什麼叫「違緣」?比如在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中講到:「我以如子愛護人,彼若視我如寇仇」,我像親生孩子一樣愛護他,他卻因為煩惱的緣故,待我像仇人一樣,態度非常不佳,就是違緣現起的時候,我以慈愛心對待他,他卻加害於我,這時正好檢驗自己是不是能「轉違緣為道用」。

 

又像《佛子行》另一個偈頌所說:「欲享福善諸佛子,應觀怨家如寶藏」,如果要受用善法的財富,應該視造成傷害的怨家如同寶藏一樣,因為他令我隱藏的貪嗔等煩惱現形,本來我就有貪嗔的,但他作為外緣介入,引發我本來就有的貪嗔。

 

他對我的恩德在於:他讓我認識到「自己是有煩惱、貪嗔的」,於是就能轉違緣為道用。

 

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,將違緣轉為道用是非常必要的,要按照《佛子行》所講的道理去修持,但我們往往做不到,所以要更加努力,尤其是遇到逆緣時要更加小心謹慎才是。

 

■「我是僧伽,當真實愛眾生」

 

剛才說「惡緣生起時,應轉為道用」道理,接下來說下半句「佛徒罪狀示」,「佛徒」指俢行人,「罪狀示」指顯露出過失。

 

當逆緣出現不能道用,就會顯露修行人的過失。此處修行人,泛指所有僧伽大眾,這裡修行人和僧伽可以當成同一詞來看待。

 

什麼時候會顯露出僧伽的過失?就是對眾生起嗔心,不具慈心和悲心,這是很嚴重的過失。

 

因此這裡說:「上師知也!悲心速顧視,自己調伏自心祈加持!」

 

這是說:因為缺乏慈心和悲心,所以讓我造下罪業,因為罪業會摧毀菩提心的力量,所以願我迅速得到上師善知識的眷顧和大悲加持,令我能調伏自己的心。

 

時時提醒自己:「我就是僧伽,我應當時時具有慈心悲心,我應當愛眾生」,而且這種愛應該朝著「不虛假的真實愛眾生」方向修持,就像至尊密勒日巴所說「真實的持戒,就是表裡如一、不虛假」,應該這樣去做而能具足慈心悲心,就是真正的僧伽。

 

■傷害有情,問題都來自放逸

 

接下來講:「已過惡行自己不詳察,執佛徒相卻行諸非法。」

 

由於不分析辨察自己的過失,雖然空有修行人的外相,所做卻是種種非法行。有些人以為要利益別人,一定要做宗教的事,其實任何行為不管是不是宗教性,都可以是利他的。

 

而且所利益的對象,不僅僅是佛法或佛弟子而已。不管做任何事情,包括經商,都可以結合正法而產生饒益;如果沒有這種認知,所做的事可能表面看來是佛法,實際上是非法行。

 

即使你所做的,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善法,卻不能令眾生不能得到寂靜、快樂,那就是非法,就是與正法不相合、不相應的。

 

只要帶著我執,策發煩惱,就會使不善業自然增上,只要內心還有我執,「表面是善法,實際上並不符合正法」的情況還是會發生。它主要來自「內心放逸,不能具足正知正念」。

 

怙主吉天頌恭說:一般都說分別念分為善、不善、無記三種,但其實只有兩種,無記不能算一種念頭,分別念只有善和不善,不能把無記算上去,那是一種缺乏智慧的放逸情況。

 

因為放逸,所以會傷害有情,問題癥結來自於放逸。如果能做到不放逸,小心謹慎,才能具足慈悲的功德。

 

在放逸的情形下,即便去做一件小善行,也會造成負面的影響。如果放逸而導致行為不檢點,引起他人對正法退轉,失去信心,甚至批評造業,這些都來自煩惱和放逸所致,也就是由於缺乏智慧。

 

■一心利他,再小的善也是真實而純粹

 

接下來說:「煩惱不善之業串習力,善心屢生卻又屢屢斷。」

 

煩惱不善業會逐漸增上,要行善,卻不能好好去做;真要修行,因煩惱自然增長,在放逸狀況下就不能好好的修持,真要修持時又昏昏欲睡或出現很多違緣。

 

應該把握真正的善法是什麼?真正的善法,是對眾生的慈心悲心,願眾生離苦的那一份心,這就是真正的善法。

 

從慈心培養悲心,對眾生具足愛。如果帶著我執做善行,因為夾雜我執的緣故,就沒有那麼純粹。

 

如果心中沒有想要從善法中得到什麼,沒有這些企圖心的話,單純只是為了利他,即使只是一句六字大明咒,也是真實的善法。

 

所以行持善法的時候,心裡不要老是想著「我要如何如何」,而是專法去想「我應如何饒益眾生」。

 

有時候我們的慈心悲心會斷掉,要讓它恢復起來,這是一個反反覆覆的過程,斷了再恢復、恢復了又斷,一再復原,這樣漸漸就能讓慈心悲心相續不斷。

 

■嫉妒心,是銷損福德之因

 

接下來說:「上師知也!悲心速顧視,自己觀見己過祈加持!」

 

這是祈求上師迅速以悲心觀照眷顧,讓我看見我自己的過失。認識自己的過失是很好的,照見自己的過失,看見自己的煩惱,是很重要的功德。

 

比方說,認識自己的煩惱,不管是粗大或細緻的,都要能觀照到,這是很重要的。

 

認識自己的嫉妒心,認識自己的嗔心,乃至認識一切煩惱的自性都如同毒藥一般,這點是很重要的。所有煩惱當中,嫉妒心是很隱微而難以察覺的,它是銷損福德之因。

 

我們要常常自我觀察,是不是因為我執的關係,而對他人懷有偏頗的態度。

 

比方說:對於不喜歡的人、怨敵,就產生反感嗔心;但對喜歡的對象,就產生貪愛。比如嫉妒,別人把他說得很高,你跳出來糾正說「他才不是這樣,你還沒見到他的毛病」,這就是嫉妒,這時你的心就被嫉妒所佔據,要看到這樣的過患。為此而祈請加持,讓我能看到自心的過失。

 

■只把上師當人、當朋友,是我執作崇

 

第15頁:「天天過去死亡漸漸近,日日到期心續跟著耗。」

 

我們自母胎生下後,其實一天天接近死亡,這就是「天天過去死亡漸漸近」。

 

接下來,「日日到期心續跟著耗」,內心相續越來越頑強,越來越冥頑不靈。比如我們對父母師長,會出現日子久了、態度越來越不佳的狀況,惡緣現起就惡言相向。

 

「依止上師信心漸退降」,一開始依止時很有信心和恭敬心,但我們的依止,卻不是依止他內心的正法功德,這種信心是不穩固的,是會退減的。

 

只要是人就有人的過失,依止「法」而對上師生起信心,那才是堅固的信心。了解他內心功德而依止,這樣的信心才會是穩固的,在這樣的信心之上,虔誠心和恭敬心都會相伴而來。

 

如果依止人而生起信心,是不穩定、不可靠的,或者只把上師當成道友、法友,也不會有堅固的信心,只是從人的立場依止,還夾雜我執作崇,一有狀況,信心就會退轉,虔誠恭敬心也會消失。

 

如果對上師生起恭敬心,也會自然重視法友。金剛師兄弟是很重要的,但目前大家對道友的清淨觀卻漸漸式微,彼此本應親近的道友不應起衝突,在「十四根本墮」第三根本墮中提到「金剛法友同修內鬨起衝突」是一種根本墮,應該加以避免。

 

「依止上師信心漸退降」意思是說,正在依止之時,自己的虔誠恭敬心卻逐漸退降。

 

假使修行後能理解因果業力的道理,懂得我執的過患,了知菩提心的功德,繼而生起菩提心,這是真正法的利益。

 

從何生起法的利益呢?要仰賴上師的教導,要依靠善知識的教學,所以才說需要「實修加持的傳承」,而實修加持的傳承中,最重要的就是僧伽,也就是上師善知識的角色。

 

所以三寶之中,法寶比佛寶更重要,而僧寶又比法寶更重要。

 

原因是:如果沒有僧寶,我們將不會曉得這些道理,因為有上師善知識,所以我們懂得因果業力的道理,所以我們懂得我執的過患、煩惱的傷害,也明白慈悲菩提心的價值,透過僧伽的教授、上師善知識的引導,我們得以對法產生信解心。所謂信解,就是虔誠,信解心和虔誠心是同一件事。

 

我需不需要快樂?需要,我需要究竟的快樂,究竟的快樂唯有對因果業力的道理、對我執煩惱的過患、對正法的力量生起信解心,透過「依教奉行」才能得到。

 

如果不實踐上師所教的教法,把人和法分開,把上師當成一般朋友看待,這樣就沒有虔敬和恭敬可言。當我們了解上師的恩德,對法產生信解心,那麼對上師善知識的虔誠恭敬心就會隨之而來。

 

嗡嘛呢唄美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