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遙呼上師祈請文(八之二)
遙呼上師祈請文(八之二)


2019噶千仁波切台灣弘法圓滿行
遙呼上師祈請文(八之二)
2019 HE.Garchen Rinpoche Taiwan :
Teaching: Calling the Guru from Afar .
Day 1 Morning Teaching 2/8

時間:2019年9月28日上午11:00-12:00
地點:榮總介壽堂
主法:噶千仁波切
翻譯:張昆晟
法夲翻譯:普舟法師
English Translator: Ina Bieler

嗡啊吽! 

■身體終須放下,唯有業力隨心流轉

接下來看到法本第10頁最下方:

看重之身亦將消逝滅,
中陰意識徬徨輪迴泊。

所謂「看重之身」,是指我們所在意、愛戀的身體,最終都是要放下的,最終是要捨棄的。

在藏文中,「身」這個字和「遺留下來」是同義詞,意思是最終是要放下、與我們的生命分開的。

有些人造業時不計因果,不去顧念業因果的運行,好像業果成熟這些事都不會發生;或者雖然知道業因果的道理,但因為將來才會發生,眼前看不到,就覺得和不發生一樣。

比如偷盗,它的結果不會立刻顯現,就覺得「惡果好像不會發生的吧」。

實際上造業是在心識上累積的,所以即使身體不在了,這個惡業還是會隨著心識而流轉到下一世,或進入中陰的。

比方說,有些人會因為他人惡口而產生嗔恨,或與他人反唇相譏,這些都會在心上種下業的種子。

但我們對這樣的狀況是缺乏認識的,帶著所造的業,心識進入中陰當中,這就是以上偈頌第二句「中陰意識彷徨輪迴泊」的意思。

此處提到中陰心識會徬徨飄泊於輪迴,也就是失去自主權,當我們失去自主權,就會受到外力的支配。

是否具有自主權,差別在於實修。

有實修智慧的人能察覺煩惱的過失,就能擁有自在,他會知道什麼是我所要的、什麼是我所不要的,所以不會隨煩惱而轉;

一旦隨煩惱而轉,煩惱結合習氣,就會與六道相應,而持續流轉於輪迴,這就是偈誦說的「中陰心識徬徨輪迴泊」。

接下來:

上師知也!悲心速顧視,
一無所求證悟祈加持!

就是祈請上師以大悲心垂念、關照我等眾生。下半句「一無所求證悟祈加持」,願能了知世間營求和積攢都是不必要的。

但不代表我們就要放下一切生活物資,要像密勒日巴一樣清貧的生活,而是要在太豪奢和太菲薄之間取一個中間之道,珍惜地使用日用的生活資具。

在不會過度浪費、也不過度匱乏的情況下度日,並且在過日子的時候,信守因果業力的規律,了解「經營此生,就像經營一個暫時的旅店一樣」,把它維護好就足夠了。

重點是運用此生行善,為了行善沒有阻礙,所以暫時上我要過好生活、照顧好這個色身,因此知足地使用物資,過度使用是不必要的,這是了悟「世俗事物一無所需」的道理。

■有自我,就有恐懼

接下來:

恐怖陰沈黑暗面前迎。

此處黑暗是種形象化的譬喻,指缺乏正確的見,當有情缺乏勝觀的見地時,內心的狀態處於愚癡當中,就像身處黑暗一樣。

缺乏勝觀的見地,就會虛妄地執著自我的存在,像陷入不省人事的昏睡。

當我們陷入「自我的沈睡」當中,做事時就會隨無記的念頭而做,就是一般所說「渾渾噩噩的度日」,對什麼事都沒有太大的區別,沒有太大的認識,對自己到底做了什麼事也混混沌沌,這就是一種如同黑暗一般的愚癡狀態。

如果我們去探察內心的真實狀態,一般粗分來說,可以分為:
善的心念、
不善的心念和
無記的心念。

但以怙主吉天頌恭尊者的觀點認為:心念只有善和不善二種,無記是一種放逸心,那是一種愚癡,不是心念,而是一種態度。

另外,至尊密勒日巴也在《十萬道歌集》對尼瑪巴塔的教誡中也說到:「如果我們的心具足清明的見、清明的智慧,就如同明燈能照破黑暗。」

尊者說:「透過實修,可以於內心得自在,就可以了知心的實相是什麼,就可以不受無記和放逸的愚癡所轉,就像明燈可以照破愚癡的黑暗。」

此處講到「恐怖」,是指怖畏、恐懼,相關意涵是很廣大的。

世間人都有恐懼,因為恐懼的來源是「自我」。

就像藏文「世間」的意思,就是「恐懼的所依」、「承載痛苦恐懼的那個東西」,所以世間人都不免痛苦和恐懼。

由於事物本性都是無常的、都是苦的,只要不了解無我的道理,世間凡夫一定會感覺恐懼,只要自我的感覺、我所執的感覺還在,就會身處於恐懼當中,就一定會有痛苦。

那樣子的狀態,就像以上所講的無記或愚癡,是一種陷入自我沈睡、缺乏智慧的狀態。

就像有一個人擁有價值昂貴的財物,他就會在相關財物上生起恐懼心,擔心別人偷走、搶走、破壞掉,這一切擔心、恐懼從何而來呢?

背後都有「我」在推動,從「自我」發展出「恐懼心」,這個觀念是很重要的。

比方說有些修破瓦法的人會來問我,修法時會進入無念、沒有特別想法的狀態,他們把這個狀態描述為「好像陷入黑暗當中」,就產生了恐懼心。

這種現象很常見,只要我執還在,恐懼的現象就不會有完了的時候。

這就是為什麼吉天頌恭尊者在教言中提到:「比起正行,前行更加深奧。」

所謂「前行更加深奧」,是指應修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,當他說主修法門時,指的就是菩提心,他說:「只要不修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,自我就一定存在,從自我所生的恐懼就會相續不斷。」

所以我們應當從慈心、悲心、四無量心、菩提心下手去修持,當你對眾生修慈無量心,因為想的是其他有情,自我的立足點就會不存在。

比如為國家奉獻的人,之所以能作出勇敢的決定,是因為他心裡沒有把自我放在前面,在沒有自我的情況下,他的心是勇毅的,所以我們稱之為勇者。

之所以勇敢的原因,就是因為心裡有利他的菩提心,所以沒有恐懼,因為有菩提心就沒有我執,以及從我執相應而來的恐懼心,因此我們稱這樣的人是菩薩。

菩薩是內心的勇士,是內心沒有恐懼心的人,因為懷抱利他心,內心一無所懼,因此被稱之為勇士。

我們是有我執的,所以有恐懼;而誰能摧毀恐懼心的大敵?就是菩提心,就是利他心。

擁有菩提心的勇士,是無所畏懼的,這是很重要的觀念。

■中陰的牛頭馬面,來自生前的惡業習氣

接下來:
業之暴風狂作背後追
猙獰閻羅使役打又捶。

此處談到「業」,它被描述成追逐在我們背後的狂風,意思是:業力讓我們不由自主,受業力所支配。

由於缺乏正知正念和智慧的緣故,我們被煩惱左右,被煩惱支配而不得自主,因此而造業,因為所造之業而再度進入輪迴之中,在輪迴中飄泊流轉,這就是所謂「業之暴風狂作背後追」。

再來下一句「狰獰閻羅使役打又捶」,所謂使役就是使者,「閻羅使者」指的是誰呢?

我們在世時所做的一切,所累積的業和業的習氣,促使再次現形的輪迴相,就是所謂「使者」。

比如在世時殺害、毆打其他眾生,或偷盜其他眾生財物,都是由於自我中心作祟。

當我們做出這樣的事,就造下惡業,連同惡業的習氣一起累積了起來,在中陰中這些習氣就會展現出牛頭馬面、畜牲頭或者虎的形象,比方「虎頭鬼卒使者」的形象,是否真實存在?

事實上它的來源,就是我們心中的業力和習氣。就像前一段所說的,只要我執還沒消亡,恐怖的形象就不會終結,因為我們造業,這些業就會現起眼前的恐怖形象。

閻羅使者鬼卒的恐怖形象,都是由我們自己的業、以及與業應的煩惱所現起,因此輪迴就繼續運作。

恐怖的感受來自於「自我」,這可以舉我小時候的一件事來說明。

我小時候有惡業習氣,會害怕蟲子,因為我曾經殺了一隻小蟲,所以總覺得那隻蟲一直在身邊,走到哪裡都跟著我,這就是所造的業、養成的習氣,一直跟隨著自己的緣故。這是我自己的經驗。

接下來

難忍惡趣之苦若需嚐,上師知也!
悲心速顧視,惡道險地解脫祈加持

前面一句說,如果曾造下惡業,這個惡業在內心種下來,將來一定會感得果報的,此處的需嚐的苦果是必然的,一定要嚐受這樣的苦果。

將來惡業果報成熟是極其難忍的,比方現在小小一點火星的熱度,我們就難以忍受,將來惡趣火焰是多少倍的痛苦,又如何忍受呢?

所以接著說:「上師知也!悲心速顧視,惡道險地解脫祈加持」,此處祈求上師以大悲心眷顧我們,現在我們身處於恐懼的狀態中,就如同來到一個險地、隘口,我心裡感到十分恐懼,因為所造的業即將成熟。

在這個時刻,為了化解這樣的恐懼,應當憶念上師、憶念本尊,才能脫恐懼心,祈求上師以大悲心救度我們,以上師大悲力的兩種緣起促成之下,讓我們從恐懼的狀態中獲得救度。

■有智慧的人,看得見眾生的功德

接著偈頌說:

己過有如山高卻內藏,他過僅為芝麻詆又揚。

這段非常非常重要,從世間角度來說是如此,從佛法角度來說也是如此。

我們往往一味的挑別人的毛病、看別人的過失;看自己全部都是優點,看別人全部都是缺點,除了自己的功德、他人的過失,什麼都看不到。

但佛陀看到他人的過失時,會反求諸己,從中看到自己的過失,當別人犯下這樣的過失,就會想「那我自己有這樣的問題嗎?」

如此的辨察是很重要的,當一個人都只看到別人的過失,這個問題都是來自我執。

因為缺乏智慧的緣故,看到別人都是過患和毛病;如果具足智慧,看到別人都會是功德和優點。

怙主吉天頌恭說:我們有絕對的理由,要見一切眾生的功德,而不要去見眾生的過失:

第一個理由,是一切眾生心中一定有或大或小的慈心和悲心,這是我們應當要恭敬、要觀其功德的一個層面;

第二個理由,是一切眾生心的本性和我們是平等的,一定有如來藏,外在一定有或大或小的善心。

因為以上這些理由,所以我們要恭敬眾生,觀眾生的功德,而不觀其過失。

當我們這樣去做,就可以使自己得到解脫、得到釋放。如果我們總是看別人的毛病、過失,這樣的態度只會遮蔽自己。

這樣想,就能看他人的功德,就算看到他人過失,也不會像以前一樣,就算這個過失小如芝麻也到處宣揚。

而是反過來想想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毛病,對自己過失要加以分析,什麼狀況都能看到對自他雙方都有利的觀點,具足這樣的智慧,才能真正有利益。

■傲慢,其實是一種愚癡

接下來看到:

沒有絲毫功德卻自擂,
自稱佛徒舉止異佛法,
上師知也!悲心速顧視,
已慾我慢息除祈加持。

沒有絲毫功德,卻自認為是良善的人,空有「修行人」的名號,但所做所為卻都不如法,背離了佛法。願上師加持,讓我們的自以為是和我慢心得到平息。

此處所說「沒有絲毫功德」,要怎麼理解呢?

難道我們獲得暇滿人身,竟然毫無功德?

此處所說的功德,就是由慈心和悲心所獲得的暫時利益和究竟利益,因為慈心悲心的緣故,所以我們可以成辦自利,也能利他。

這樣的利益,暫時來說,就是人天善趣的功德;長遠來說,就是究竟解脫的功德。

接續前一段所說,我們總是見到他人過失,這個毛病出在哪裡呢?

出在我們的慈心太弱、悲心太小、利他心太隱微,而傲慢心又太強,看到別人才會總是看到過失,這就是偈頌說的「已慾我慢」,就是自以為是,認為自己說的都是對的,自己的判斷都是正確的。

就像有些人會自作聰明的以為,某些上師善知識是何等不是,妄加批評,這樣的人就像前面偈頌所說「自稱佛徒舉止異佛法」,徒有佛弟子的名稱,道貌岸然,但所做所為跟佛法卻背道而馳。

因為你所批評的上師善知識,他所宣揚的是什麼?是充滿意義價值的佛法,比如他宣揚業力因果的道理,這完全與愚癡心相對,說的是如何避免愚癡心,這些道理是有意義的,

但今天因為你的傲慢和自以為是,讓本來信仰這些道理的信眾產生了懷疑,失去了信仰的對象,這是何等大的過失呢?

任意批評一個有大影響力的上師、善知識,就像有一條河,本來兩岸被河阻隔了,後來造了一條橋,兩岸就可以交流往返,今天如果你把橋拆毀,雙方就再度阻隔不能交流了,這是誰的過失呢?

當然就是自以為是的過失。

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的傲慢心就是如此,認為自己很博學、有學問,是智者,比別人厲害,在自以為是的情形下,對很多高僧大德的利生事業妄加批評,這樣的批評到頭來負面作用力,其實是作用在自己身上。

就是因為我們缺乏慈心悲心,所以看到的都是別人的毛病、別人的缺點,即便自稱修行人,也只是道貌岸然,所做所為都是非法行。

什麼叫「非法行」?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:

世俗上,一個人是否從事一件事,看的都是是否有利潤、有工資,是否有規矩可循,這是世俗上要考量的事;

但從事佛法或靈性道路的人,我們追求的不是這個,要注重的是,暫時上是否可以在人天善趣得到善報,究竟上是否能成辦自他二利,這是修行人所嚮往的事。

因此真正的宗教信仰者、實修者,成辦自利之餘,會先考慮他者利益、以利他為優先,如此成辦自他二利。

一個人當他把自我的角色放低,把利他的心擴大,在成就他人、成就國家的同時,自利也可以得到保全;但當一個人總是想著自己,無論到哪裡,總是會遇到很多痛苦。

因此當我們考慮什麼叫不符合佛法的「非法」,要從世俗的角度來看,也要從出世間的角度來觀察,看是不是合理。

比方我們所作所為,以此世今生來說是不公正的,從正法來說也是不正確的,總是看到他人過失,這是邪道,是「自以為是的我慢心」之邪道。

此處要祈請上師的是,願我不要這麼自以為是,不要這麼傲慢。

傲慢心實際上就是愚癡,因為傲慢所以會自以為是,希望仰仗上師的大悲心,讓我迅速去除「因為愚癡,所導致的自以為是」之傲慢。

■真正糟蹋掉自己功德的,往往是傲慢和嫉妒

提到「我慢」這件事,它不是「具體在眼前,所以很容易觀察」的事,而是從小處不斷累積、不斷膨脹而擴大起來的。

這樣的我慢、自我中心,從世間人際關係的角度,也會給自己帶來很大麻煩,

比如兩性交往、親友相處,往往是因為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起嫌隙,做什麼事都覺得是自己的功勞,都是我做的、我創造出來的,當中我慢心非常強烈。

覺得「我付出那麼多,別人都不懂得欣賞」,因此感到疲累而沮喪;但對方可能覺得,你覺得都是你做的,其實我做的都被忽略了──問題就出在這裡,雙方都覺得我做得如何如何,而產生了矛盾。

但是一個真正有菩提心的人,他不會在乎這些,不會想「都是我在付出」,他想的是「應該要饒益他人」,我所要追求的是菩提果,我要的是菩提心,如何能幫助到他人,才是我所在意的事

──當他這麼想,一切事物都變成了實修的一部分,所有眾生都變成要去侍奉、要去饒益的父母,一切眾生的事,就成了自己的責任,自己責無旁貸應當要去做的事。

能像這樣想,自我中心和我慢心便沒有存在空間,就像薩迦班智達說:「當一個人學問功德越少的時候,他的慠慢心就會越強」,就是這個道理。

因為他缺乏真正的功德,才會自我膨脹;不懂菩提心功德的人,就會不斷強調自我,經常想著我我我,如此一來自我就不斷膨脹。

希望各位法友就這一點多去思維,包括自我和自我的過失與禍患,多作分析,這是一個很有益的實修方式。

它對人際關係,包括與朋友、親子、伴侶、交往對象之間的關係,包括人與社會、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,都非常有幫助。

真正糟蹋掉自己功德和學問的,往往都是自我中心、我慢心和嫉妒心,這些事不能等閒視之,它並不是小事。

在佛教修行者中,也有很多有著傲慢心的人,認為自己修持如何如何就不可一世。

比如覺得我咒語已經完成了十萬遍,如果你達到了持誦的次數,卻對心的改變沒有任何體會,沒有真正調伏自心,就說明了還有進步空間,還必須要再努力。

■次數念再多,與菩提心不相應有何用?

我們要真正去思考:為什麼要修持本尊法、為什麼要念誦咒語?

最重要的是「與本尊的名相恆時不離」,意思是「身口意三門,恆時契合本尊的真義」。

到底是口中的念誦重要,或者是內心的調伏重要?

當然是內心的調伏重要。

當我們的心受到調伏,跟菩提心是相應的,這就是真正的本尊,當內心有著菩提心、利他心,外在身口的表現自然會是利他的,那才會與本尊真義相符。

這就是「身口意三門不離本尊的名相」,這才是密宗修持本尊法真正的意義所在。

對本尊來說,沒有任何執著相可言;之所以有執著相,完全是我們的分別心造成的。

我們之所以領受灌頂,是作為實修的開頭,為了將自己的心與本尊的慈悲菩提心連結起來,為了這個目的而領受灌頂,做密宗法門的實修。

當然灌頂有它的功德利益,一個人領受灌頂之後,即使都沒有修持,七世之後,也是可以領受灌頂的果實,也是有這樣的說法。所以灌頂可以多領受,這是無妨、沒有問題的。

但重點是要試著不離慈心、悲心和菩提心,那才是「身口意不離本尊的名相」,而不是只在乎外在修行到達了什麼程度,只在乎咒語次數累積了多少。

嗡嘛呢唄美吽 釋(仁波切帶領持誦〈六字大明咒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