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千手千眼觀音八關齋戒_授戒暨第一座修法(日課一)♦噶千仁波切2019台灣弘法圓滿行
千手千眼觀音八關齋戒_授戒暨第一座修法(日課一)♦噶千仁波切2019台灣弘法圓滿行

♦噶千仁波切2019台灣弘法圓滿行:
♦千手千眼觀音八關齋戒_授戒暨第一座修法(日課一)
♦Garchen RInpoche 2019 Taiwan Tour
♦Avalokitesvara Nyne-ne Purification parctice
---Day 1 Morining Teaching
 
■時間:2019年9月21日上午9:00-12:00
■地點:台北矽谷
■主法:噶千仁波切
■中文翻譯:張昆晟
■English Translator :Bieler
 
如果大悲觀世音示現來教導我們,會是什麼樣的畫面?
 
對噶千仁波切的學生來說,大悲觀音的悲智和笑顏,應該和此刻壇城上巨幅千手觀音唐卡前,正以手指「手動」撥開眼皮看法本的噶千仁波切,無二無別。
 
在慈愛猶如真實大悲觀世音的噶千仁波切,以83歲高齡,傳戒、開示、帶領修法下,今、明(9月21、22日)兩日,在台北矽谷舉行的「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斷食八關齋戒」法會,莊嚴開啟。
 
可視為「與大悲觀音之心相應」這個傳戒、實修法會,聚集了1100-1200人,穿著代表持戒清淨的白衣,從受戒到一日三座修法,修持十地成就祖師吉祥比丘尼所傳的「千手千眼觀音菩薩斷食八關齋戒」。
 
聆聽仁波切每日上午傳戒前開示和下午圓滿開示,滿足地享用一座又一座,與仁波切在觀音菩薩壇城相聚的時光。
 
■斷食八關齋戒,傳自吉祥比丘尼
 
上午8:55,習慣提早上座的噶千仁波切,在迎請隊伍前導下,由中間走道步入會場。陞法座之後,仁波切在傳戒之前,先對大眾殷重叮嚀:
 
首先向來到這裡的法友問候吉祥如意,大家都是為了使三界一切眾生脫離輪迴,為使一切如母有情離苦得樂,而共聚一堂作修持,因此非常感謝各位,這樣的法會是極其重要的。
 
接著也要問候居住在藏地的依怙主崇楚仁波切,索巴仁波切,以及各位善知識。大家福報很好,可以為了利益眾生而齊聚一堂作修持。
 
今天這一座要進行的是「大乘八關齋戒」授戒。一般而言,八關齋戒分兩類,一種是一般性的戒,一種是斷食齋戒。
 
斷食齋戒的傳承,來自祖師吉祥比丘尼,她曾經患了極嚴重的疾病,修行期間歷經了種種苦行,包括不能進食,以及身體上遭受許多磨難。
 
但她堅持持戒,在持守禁食齋戒的情況下,進行本尊的觀修,以及咒語的念誦,一直安住在持戒和陀羅尼咒的持誦之中,因此我們要曉得這樣的戒律是其重要的。
 
■約束自心,不放任我執去造業
 
當然從一般性的角度,佛經也宣說了持守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。尤其在藏地,智者那旺朋措專門撰寫的《大乘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》,已經翻譯成中文,大家可以參考其中意義,更能了解受戒的利益。
 
我們所需要認識的是,同樣是培植福德,具有戒律而培植福德,和不具有戒律而培植福德,兩者的差異是非常大的。
 
當我們提到因果業力,提到三乘的教法,就是別解脫乘、菩薩乘和密乘的修持,無一不包括在持戒的基礎當中。戒的本質是什麼?包括從皈依戒開始,都是要讓我們的心能長養功德。
 
戒律又稱律儀,有「約束規範」的意思在內,前提是要去了解成因,探討罪業的原因,就是我執和煩惱。
 
了解這一點之後,要對過去由於我執而生的煩惱以及罪業,感到懊悔,因此進一步去作懺悔,除了懺悔,還要防非止惡,就是要約束將來再造惡行的惡心,就要以戒律克制自己,因此戒律有約束克制之意。
 
■長淨律儀:「長」養功德,「淨」除罪業
 
我們在生生世世當中,所造的十不善乃至五無間的罪業,都是在放逸的情況下所造下的,我們不去明白、不去看罪業的過失,而不斷的造業,因此流轉、飄流在輪迴中。
 
當我們了解到罪業的過患,就會對過去所造的惡業衷心感到懊悔而懺罪。
 
懺罪的形式,就是佛世尊所說的,在戒律之中的「布薩」,就是每月十五的時候,誦戒並發露懺悔。
 
懺罪有「長淨」的意思,長是長養善根功德,淨是淨化所造的罪業,所以今天所受的大乘八關齋戒,就包括「長淨」的內涵。
 
再來是,接受律儀、受戒之後,在持守戒條、守護學處方面,應該如何進行呢?
 
具體狀況是應依各自根器、狀態,和時間、場合等客觀條件來配合。
 
能受一分戒就受一分戒,能受多分戒就受多分戒,能受圓滿的戒就受圓滿的戒,乃至受持七種別解脫戒的道理都是一致的。
 
如果從大乘菩薩思想的角度受戒,就受戒期限而言,是直至證得菩提果都要持守。
 
但也要衡量具體的情況,比如按照直貢噶舉的皈依文中所說,是「乃至未死之前,將身語意導向善法」,這就是今生直至盡形壽,尚未死亡未到之前,受戒行善的道理。
 
以別解脫戒來講,最理想的狀態,當然是一生之中盡形壽受持;但即使只是數日夜、乃一日夜持守戒律,功德也是極大的。
 
■認識傷害之源:我執
 
要持戒,首先要了解何為三門善法、何為不善法,了不了解這些道理,差別是非常大的。
 
過去我們之所以造作惡業,就是缺乏對「何為三門善法的功德利益」之認識,所以在沒有認識的情況下,我們通常會對自己產生耽著心,對於相對立的他者就產生嗔怒心。
 
曉得不善業的功德利益是什麼呢?就是了解:當貪嗔生起,就會傷害自己的菩提心。當我們察覺:一切罪業的來源是煩惱,煩惱的根源是我執。
 
因我執而生煩惱,因煩惱而造業,因造業而轉輪迴,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就能避免罪業之因,就是我執,原來傷害的源頭就是我執,這樣了解,就能從根本拔除罪業的因,這就是「認識不善業之因」的功德利益所在。
 
所以應當如實認識罪業和過失,這有很大必要和益處。如果去探尋痛苦的成因,就會發覺:原來它們都來自我們身體所造和語言所造的罪業:
包括對其他眾生的傷害,和「唯求自利」的思想,劃分人我自他的二分思想,造成彼此傷害的循環,這主要來自「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犧牲他人」的自私自利。
 
這就如同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說:「諸苦由貪自樂起」,一切痛苦都來貪求自己的快樂,看清楚這一點,就會發現:哦,原來痛苦是來自這樣的思想,所有的煩惱源頭是來自於這樣自我中心的想法、來自於自我執著。
 
■自我如頑冰,利他心如陽光
 
我們現在持守「大乘長淨律儀」,就是「大乘八關齋戒」,要打擊我執。所受的善法,就是要讓自我的力量不斷銷解,就是要增長利他的事業。
 
這樣思考就知道,持守戒律要以利他為首要。我們之所以追求自利,就是一種自我的概念生生世世不斷被強化,現在要轉化它,就要用相對於自我概念的利他心去轉化。
 
自我概念就像僵化難解的冰塊,而利他心,猶如能溶化寒冰的熱鹽、陽光一般。
 
我們心的本性是如來藏,但暫時因為自我的習性太強烈,所以它像冰塊一樣凍結了起來。我們現在用利他心求受「長淨律儀」,就是「大乘八關齋戒」,就能漸次消融它。
 
所以我們要捫心自問,好好去思維齋戒的功德利益,真正生起求受戒律的動機。
 
■屠夫「半日苦樂」果報的啟示,量力而為但不放棄
 
受戒一分就有一分的功德利益,不要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完全持守,而從一開始就放棄。
 
佛世尊時有一個公案說,有一個從事殺生工作的屠夫,希望從佛座前求受律儀,他就請問佛陀說:「有沒有一分我能守的戒律?」「我白天可以持守不殺生戒律,但晚上做不到」。
 
佛陀就開許說:「那你就白天持守不殺生戒律,這樣也有持守不殺生戒律的功德。」在佛陀時代也是有這樣的說法。
 
這個公案給我們的啟示是:經論中記載,佛陀有位弟子請問說:「有一位有情墮入地獄中,有半天受著極大的痛苦,大家都想傷害他、啃咬他,但有半天卻很安樂,天人都來供養他,是何緣由?」
 
佛陀就開示:這正是他過去世持守半日不殺生戒律的功德,所以有半天時間可以感受到安樂。
 
眾生各有因緣,因此今天即使我們的條件只能受一天的戒,乃至受一分的戒,都要盡量受持,乃至只能受半天的戒,仍然有很殊勝的功德。
 
主要是要考量自己的狀況,要符合自己條件去圓滿完整受持,即使只是受持少部分的戒,仍有極大的功德利益。
 
■為「饒益眾生」而受戒,功德不可思議
 
受戒期間禁語有很大功德利益,如果你回到家不方便禁語,當然可以禁語到法會圓滿即可,但受戒如果能持守禁語,有很大的功德利益,要把這當成很主要的一件事來看待。
 
而且思想上,要憶持生起對眾生的慈心悲心,這是極其重要的。在這樣的基礎上,八戒之中依自己狀況受持,根據自己能調配的時間、能持守的戒律,量力而為,當然能一一完整持守是最好的。
 
如果受了戒再違犯當然有過失,所以受戒之前要先考量好,自己有沒有因緣條件受持。而且心態上一定要「饒益眾生」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受戒,這才是大乘侓儀,如此發心而受戒,功德利益不可思議。
 
■以怨敵為主要對象,三門不放逸而持戒
 
此外有件事很重要,此生願自己「具足快樂及快樂的因」並不困難,但祈願此生怨敵都離苦得樂,就不容易。
 
這些此生對我們造作很多損惱和傷害的怨敵,都可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,或非常親密的男女友人。
 
因此首先要對損惱我們的怨敵生起廣大的慈悲菩提心,身語意三門都不放逸,這樣就能使身口意門轉化成善法。這就是從怨敵對我們具有廣大恩德的角度來思考的。
 
在〈直貢噶舉發心文〉吉天頌恭尊者的金剛語中,也提到:將怨敵視作發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主要的對象,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此反覆去做,最終就能生起標準的慈心、悲心和菩提心。
 
■觀佛陀真實安住於此,生起信心,求受律儀
 
(9:55,大眾向主法上師三問訊,進行授戒儀式)
 
這本小冊前方,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佛陀的聖像,大眾受齋戒時,應當非常重視這個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像,生起信心,求受律儀,要視作佛陀真實安住於此,要觀想從佛陀處得到這個侓儀,這是很重要的。
 
應該要反覆看著佛陀的身相,反覆練習,如此一來,可以藉此生起信心,藉由信心而見到佛。我們內心如來藏的功德如明鏡一般,透過信心的力量,可以展現出來,因此而見到佛。
 
當我們在持守別解脫戒乃至菩薩戒時,如果無法圓滿受持,只是持守部分的戒也是很殊勝的,因此「八關齋戒」八戒之中,即使只持守一戒也是很好的。
 
(授戒圓滿,大眾持誦〈六字大明咒〉)
 
要觀想觀音菩薩遍滿虛空,就像唐卡一樣,或是觀想舍字,舍字的圖像在最後一頁。
 
(現場持誦六字大明咒不斷,上午授戒暨第一座修法,在中午12:30圓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