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噶千法教-開示文章、法教報導:法教報導:《企業座談_問與答篇》_ ♦2019 噶千仁波切台灣弘法圓滿行
《企業座談_問與答篇》_ ♦2019 噶千仁波切台灣弘法圓滿行

■時間:2109年10月25日下午

■地點:新北市萬里禪修園區

■中文翻譯:張昆晟

問與答

 

  • 你有多慈悲,你就有多勇敢

 

1.一個人臨終時,如何心無掛礙?

 

之所以會恐懼,在於「自我」的觀念,我們一生都在強化自我觀念,譬如說,當桌上有小杯子時,會執著「這是屬於我的杯子」,即便是小東西,都會覆貼上自我標誌,這就是我們最根本的恐懼心來源。

 

只要自我概念存在,恐懼就是免不了的。因此,要如何解決自我呢?主要要從從慈悲心下手,因為慈悲心不是向內、是向外的,能真正保護我們免於恐懼心,因為慈悲不會強化自我。

 

你有多強的慈悲心,相對的,你就有多勇敢。譬如佛教所說「菩薩」概念,梵語稱為「菩提薩垛」,意思就是「內心的勇士」。也就是說,當他真正擁有慈心與悲心時,他的心就是勇敢的,就如同上場殺敵的勇士一般,因為有有勇氣,因此不會恐懼-同理菩薩因為有慈悲心,因此他不會害怕。這就是為何剛剛說「用慈悲心來解決恐懼心」。

 

而且即使肉體死亡,我們的心不會消亡,心會繼續延續,不會隨身體而告終,心的延續可以讓慈心悲心的價值得以延續,因此恐懼就能消亡。

 

因此若要解決恐懼心,首先要從無有限制、無有偏袒的慈心、這份關愛其他眾生的心開始,具體方法可以從小處著手。

 

如同剛剛所分享的,去憶念父母的恩德、國家的恩德以及師長的恩德等,若做為佛教信仰者,你可以去憶念佛陀的恩德、法的重要性、因果業力道理、去思維信心、慈心、悲心的價值,這些都會有幫助。

 

自我中心就有點像是冰塊,沒有自我中心、我們稱為「無我」的智慧,就如同海洋,是流動的。而自我中心是僵化的、如同冰塊一般,我們可以看到,有些孩童從小就非常緊繃、防衛意識非常強,這說明他自我中心較強,而有些孩童天生和人交往就從容大度,說明他自我中心較弱,表示你自我中心越強,你的恐懼心就會越強。

 

2.先顧及自己利益(利己),或先照顧他人(利他)?

 

仁波切回答說,這兩者並無根本差異,做事時,其實可以兼具「自利」與「利」他,不是非要有先後或主次。

 

當你想到「先把別人放前面」時,自己好處也會隨之而來,這樣去想就是先顧好他人利益,也會考慮自己好處,仁波切強調工作、經商或做什麼產業都好,如果你想「透過我的產業,能給很多人很多好處」這好處當然也包括自身及股東的利潤,生產產品時,要顧到品質,這是本分該做的,不要是偽冒的贗品,是高品質之物,自然可以創造利潤。

 

當你顧好本分,這東西本身就能幫助到他人,因此一定能為你帶來利潤。因此這兩者並不是競和關係,若你的思維是「我要如何將事情做好?」「如何將把分內工作做好?」則財富自然會來。

 

當你有財富時,下一個問題就是「如何善用財富?」你想到的不要僅是成全自己,讓自己更享受、過得更好,若能盈餘轉為譬如贊助學校、回饋國家、捐贈宗教或醫療等等公益方面,這也都是善用財富。

 

也就是說,你要懂得不要讓自己變成財富奴隸,雖然想從中獲得快樂,但若出發點都是為自己,則心被錢財佔據,反而成為財富受困者。

 

3.如何修持,能去持我執以及貪瞋癡?

 

所有煩惱無一例外來自於我執,也就是自我中心的執著心,那怕煩惱多達八萬四千種類型,全部都來自於我執。

 

要怎麼解決我執呢?最好方式,就是以幫助、饒益他人的想法,就能直接對治自我中心。舉例而言,一個懂智慧、有慈悲的媽媽,他要幫助自己小孩時,如果他真誠對自己孩子好,希望解決問題時,面對孩子態度上,自然不會帶著嫉妒孩子的想法,對孩子不會有吝嗇或害他心。為什麼呢?因為在背後推動他的,是源自於智慧的慈心悲心,因此他不會使用煩惱。

 

世界上有這麼多衝突糾紛,不斷都在於痛苦的惡性循環中發展的,我們在佛教中稱為「等流果」:相似的延續性,譬如說,當我今天用有害的想法,去傷害他人時,害他的力量會反彈回來,這樣力量的一進一出,就是佛教所講的「等流果」。就是指這種惡性循環。

 

譬如說,為何會有殺害對方的行為?因為心中有嗔恨,懷著嗔恨去傷害別人,這種力量會使他也用嗔恨傷害我,因此會殺回來,這樣就造成惡性循環。但嗔恨是不是別人的問題呢?其實不是,我們捫心自問,每人心中都有忿忿不平的嗔心,當我們有嗔心時,就如同那些看似極為惡毒的蠍子等動物,(為何說惡毒?因為是就是象徵嗔心的代表)。

 

當佛教在講因果時,會說「每剎那的因果變化,都來自於內心想法」,自己的起心動念造就因果關係。我們生命型態也是因為煩惱強弱,而造成現狀。

 

當下這世界有這麼多人,我們都重視友誼、都重視人際關係,但友誼和人際關係並不能保證我們的快樂,只有和睦的關係才能保證我們的快樂。例如你與他人建立朋友關係,但若此友誼是衝突性、不和睦,你可能會困在此關係中,可能有人因此尋短,這表示,關係本身不能保證一定快樂。

 

但若你在經營關係,帶著慈心悲心,那這段關係就是有益處的,那又如何保全慈心悲心、保全有益的關係呢?你需要忍耐,你需要懂得安忍的道理,安忍可以做為慈心悲心的保護,有安忍,才能真正保全內心的慈悲,這就稱為智慧。

 

因此要如何滅除煩惱與我執?就要懂得培養安忍、培養慈悲。

 

而且我們的煩惱與智慧息息相關,是成反比關係,智慧越強則煩惱越弱,譬如以看待友誼這件事情,你若很有智慧,就會曉得,友誼出現問題時,不要將問題放在當事人身上,當你對對方不滿、產生嗔恨時,你所嗔恨的應該是煩惱本身,而不是人。

 

在人際關係中,會造成極嚴重破壞者,實際上是我內心的嗔恨心,是我的嗔怒造成我失去人脈、沒有人緣,因此真正的問題不是對方,而是我內心的不滿、我內心對別人的嗔心才。

 

若你有智慧,在看待「關係」時,不會將「關係」與「人」扣連在一起,你會曉得,人是人、煩惱是煩惱,會將煩惱與人抽離來看。

 

由此你會瞭解到,你要面對的真正敵人,是嗔心,而不是眼前有意見的對象。分開來看時,才能讓關係和睦。若你把你不滿的事和你不滿的人結合在一起,就會對人不對事,讓你與嗔心、痛苦無法分開,如此一來,這種惡性循環就會不停下去。

 

因此真正有智慧者,懂得去看「真正缺失來自於內心煩惱、來自於缺乏耐性、無法包容他人」等,因此不要把「嗔心」和「你不喜歡的人」連在一起。而這就仰賴智慧。

 

4. 景氣有起伏,企業主如何順應?

 

要解決心境高低問題,還是要從認識因果業力下手。

 

譬如說為何會隨經濟起伏,而事業不順、不開心?問題主要還是來自於煩惱,我可能有嗔心、有嫉妒心、吝嗇等,因此會在不順時興起歹念。

 

但如果我真的無法妥善經營事業,那我即使去走歪路,例如以偷搶、製造低劣產品或詐欺等方式,難道我就能真正得到財富?其實上也是不一定的。

 

做為管理階層,你需要對高層負責,也許無論你如何努力都沒有辦法,但你既然已經盡力,你應當去思維,我已經盡力,即使很多事情看來還是不順,但這是是因為往昔我的煩惱,所造成的負面效應,因此不順仍會過去,並可以削減我們過去的業。

 

因此還是有幫助。要具體改善的話,也可以採取一些善行,譬如布施食物給小動物等,若做不到布施時,也可以在心中想著與他們分享,或心中觀想供養對象,例如佛教徒可在心中觀想去供養佛法僧三寶,其他信仰者也可觀想如何去讚美你信仰的對象。

 

總而言之,當你面對困境時,不要只想著「如何改善」,「我一定要讓自己有所得」,不要僅想著要增進自己所得,反過來「想要如何幫助別人」?可能反而更能幫助現前狀況。

 

還是要多從因果業力去想,要去思維「能夠獲得幸福快樂,還是源於自己的慈心悲心」,如果懂得前後世道理,可以去想:正是因為前世有慈悲心,因此今生有較好條件,如果今生暫時有一些困境,也與過去業力有關。我今生能生而為人、生活條件比較好,可能和我往昔持戒、有善良道德,循規蹈矩、沒有婚外情等,這些過去生善行,都與今生有關。

 

一個真正有慈心悲心者,會有較好容貌,例如看起來莊嚴、賞心悅目、舒服,而心中缺乏慈悲心、自我中心者,可能較為難看,常板著一張臉、較為陰沈。這當中還是要去想,到底什麼是真正有益的?原來智慧是真正有益處的。

 

譬如「佛法被稱為內在的科學」,是我們真正向內去分析,去分析慈心悲心的優點,煩惱有什麼過失,然後我們採行策略,這樣的策略對於今生暫時及來生生生世世,都有幫助,若由此觀點去看,對於解決眼前的惡業與障礙,都會有幫助。

 

5. 信仰的實踐過程中,造成家人煩惱或反對?

 

宗教本懷目的都是良善的,只是在傳播弘揚過程中,人的因素介入,在不當處置之下,可能宗教變成一種挑撥人際關係的議題。

 

這還是要回到「我們如何自我檢討」上來談,今天要作好人,不必然要做一位宗教信仰者。例如你今天在工廠上班,你做好本分,就可以完全具備大乘佛教的六度波羅密多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)修行。

 

例如你認真工作,是一種身體方面的布施,也是一種自我約束、持戒,你做事沒有敷衍,是精進,你有耐心的繼續做,就是安忍,因此你即使只是上班,也可以符合六度。

 

你不必然是宗教徒,也可以做到此點,這樣去做,即便不從宗教角度,也可以給今生帶來很多好處,從來世角度而言,譬如說按照佛教觀點,人的外貌、人際關係、幸福快樂等,都取決於往昔內心是否良善、過去是否造善因等。

 

若以剛剛所講,你造了這些利他行為,將來就可以獲得較好容貌、較為和諧的人際關係等,都會有的。

 

因此,要如何去歸納、檢討問題?實際上還是要從自身做起,若你真的要去分析檢討過失的話,還不如檢討自己。

 

要分析就多分析自己,不要去找別人毛病,他人過失你就一概不要去管他。為什麼呢?因為當你去看別人過失時,你心中總會充滿了有害性的想法,若反過來想,「為何對方有過失?其實都源於煩惱,外在情況只是一種次要條件」,這種次要條件造成我們內心都有的煩惱種子成熟,因此我們會犯錯、人們會有缺點,這都是因為有煩惱。

 

但這煩惱是不是只有他人有,我自己就沒有嗎?我也是有煩惱,因此不要只看別人過失,因為只看別人過失,只會讓你的優點越來越少,就如同佛陀所教導的,越去挑別人毛病的人,傲慢心會與日俱生,一個人越傲慢,就越會摧毀自己的智慧。能夠去品嚐、去懂得感激他人的好的智慧,就會因此(傲慢心)而蕩然無存。

 

因此要多看自己過失,不要老想著自己的優點和別人缺點,佛陀是如此教導的,在人際關係中,因為想著都是別人的錯、功勞都是我的,這種思維方式就會導致與別人人際關係的崩解。

 

因此,人際相處也是如此,多去看別人優點、不要檢討別人過失,也不要強調自己功勞,這樣確定「自己有煩惱」的事實,從自身煩惱下手,不要老是一直往外看,才能從宗教實踐中,給自身及環境帶來正面影響。

 

 

先回答關於宗教問題,這世界上有許多衝突糾紛源於宗教,但大家也曉得,這不是宗教本來目的,宗教的本來目的,都是「不傷害眾生」,都是有利於他人與社會,但人們往往為強調自身宗教的重要性、為保護、爭取自身宗教的主導權,因此會以破壞其他宗教、貶低其他宗教做為手段,這就是問題根源所在。

 

因為太強調要守護自身信仰,因此不同宗教會不合、互相批評,很多挑剝離間、衝突,甚至以宗教為名之國家糾紛,都來自於此。甚至在很多宗教為名的衝突之下,讓很多人認為,乾脆國家其實並不需要宗教,宗教是亂源等。

 

重點在於人為因素,人為因素是最大問題,如果今天宗教信仰者思維的,大家想的都是「如何給人民帶來真正利益?」、「如何增進慈悲?」真正信仰者都會重視、提倡慈悲價值,提倡人們的行為去循規蹈矩、彼此多包容、宣揚愛、減少自我中心的話,這樣的宗教無論在何處,都不會產生根本性問題。

 

因為我們反其道而行,我們太過於強調自我,人為因素導致亂象,來自於人為因素而非宗教本身,如同剛剛所說,多去看別人優點,多強調自身缺點,宗教之間相處也是如此,多看其他宗教的好、多去包容,每一種宗教都有存在價值,例如宗教在談「愛」,我們都在提供愛的資訊,都在增進幸福快樂,這樣宗教之間相處才會和諧,如此一來,人為破壞因素就會減少。

 

6. 第二個問題,先利己或先利他?

 

以公司與企業之間來說,也不必然需要先以利他為前提,你可以是雙贏、利益可以是雨露均霑,在利他為主的思維上,主要是基於平等心態,要戰勝對手,當生意場上往來時,若雙方都能獲益,這是最好的。

 

主要在於我們的自我中心,會讓彼此產生強烈提防心,進而會有害對方想法,因此公司之間、國家之間會有衝突糾紛,很多衝突就是源自於此罔顧因果、罔顧他人的心態,剛剛談的主要是這道理。

 

就像是為何國家與國家之間會產生衝突?為何有些國家以守衛人民為由,對他國興兵?主要還是因為希望能守護自己國內人,當然你不能期待每人都是菩薩、都有安忍心、都有慈悲心,要保護自己國家是可以理解的。

 

只是當我們談到國與國關係時,即使不能做到以他人優先,至少做到減少自利、盡量平等對、不要害其他人,減少「以自己為主」的自尊自大想法,這是我推廣的「利他思想」。

 

7. 追求卓越的企圖心,與「不爭」心態要如何調適與平衡?

 

關於追求卓越的進取心,這和宗教並不矛盾,也就是說,在佛教中也會說到「競爭心」,競爭心可以分為良性與惡性競爭,佛教所反對的主要反對惡性競爭,並不反對,其實還符合佛教思維。

 

所謂「良性競爭」是「看到別人發展的好,我也想一樣發展好」,同時也不希望對方因此不好,希望大家在並進情況下得到發展,這樣的進取心與佛教不相違。怕的是惡性競爭: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有輸贏、高下,自己必須獲勝、他人必須落敗等,這想法就是惡性競爭。

 

良性競爭也分為私人層面與國家層面,當然從國家、公眾層面而言,我們不見得能享有完善的各種外在條件,例如有些國家缺乏自由、有些國家天災多等,但人們還是想要從私人角度來想,即使面對外在條件不利,他還是要有進取心,這都是無妨的,外在環境反而是讓我更加接受「苦樂源於因果」的一種有利因素,以此角度來看外在發展,也是對自己有幫助。這是一點補充。

 

 

8. 如何面對病苦?

 

面對疾病時,我們先想一下,「疾病如何來?」是與煩惱習習相關,煩惱與我們的貪心、愚痴都相關,例如貪心導致呼吸道疾病,嗔心導致體內燥熱或寒涼,內分泌與肝膽,則與愚痴相關。

 

因此按照藏醫觀點,煩惱與疾病有直接關連,是疾病的起因,但我們在得病後,應該要想著,「如果我專注力一直放在疾病上,只會讓疾病會更嚴重,若能能康復,康復只是早晚問題,若不能康復,但我能藉此強化、修練我的心,因此疾病不是壞事,能康復是我的業,不能康復能訓練我的心」。

我們佛教當中,稱「人生命可以做內心修持的狀態」為「暇滿」,也就是圓滿能修持的狀態,這是佛教術語,優點之一就是能以小成本來換大利益。

 

就如同你今天投資的本金很少,但可以換很大大利益,或如同一塊小小黃金,卻具備很大價值,所謂「具足閒暇、能修持的人」的條件在於,如果今天生病,也會帶來很多好處。

 

例如你今天生病後,要接受手術痛苦,這手術是必經之惡,會換來改善康復或改善契機,這中間就是以小代價換來後面好處,這就是疾病的價值。我們在得病後,可以有很多啟發,例如認識煩惱、減輕煩惱,淨化煩惱、瞭解「痛苦都源於煩惱」等,這都是疾病的好處。

 

你越不去管自己患病,越能曉得「疾病與煩惱息息相關」,越能解決煩惱,疾病才能離自己越遠,若你一直強化得病的事實,乃至於有些人原本是健康的,但醫師誤診,因為他一直向內去想、不斷提醒「我生病了」,自己是病人,因此沒病都因此自我暗示得病。

 

若你能接受「做為一個人,血肉之軀,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然的自然規律」,你能去面對此無法改變的自然規律的話,你的心就會更加擴大,因此你能去擁抱「我的疾病是我過去業的結果」,就能夠透過這樣的思考,而去解決業。

 

若你今天是佛教徒,可以去觀想佛菩薩,來轉變心,讓你的心向外,例如我常建議弟子,當你今天鬱悶、不開心時,就想像外有至尊綠度母,讓你的心向外,這樣就不會讓心一直困在疾病當中。

 

再來,如果你今天罹患疾病,是生命攸關的疾病,你更要去思維死亡、去接受死亡。

 

不用一直去思維「我會死或不會死?」,正是因為你罹患生死攸關之病,因此才要確定將「死亡」當成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
 

「我既然一定會死,死是什麼呢?」,「死」是身體壞滅,而不是內心的壞滅,心不會壞滅,心會一直延續下去,身體會一直轉變,如同今天有一台車開舊了,就換一台車子一樣,轉變是身體,你能帶走、會延續的是心的相續性。

 

當你的心會不斷隨生命流轉時,真正能帶走的是慈心悲心的價值,這是你能操之在己的。

 

反而,你珍惜的自我,是虛妄的,就如同將來痛苦的種子一樣,不是實在的,你無法將「自我」帶著走,你今生極為珍愛的自我,並不會隨生命延續下去,但因為此自我而種下的罪惡種子,可能導致你變成動物等,這種心態會隨你走,但你珍愛的身體不會。

 

因此,認識到:真正能夠帶走的價值、能夠操之在己的,是運用今生人的性命,去造就慈心與悲心,若能如此思維,你的心會非常開朗、清明。當你罹患重病時,你唯一要做的,就是去思考:「既然要死,我要帶慈悲心走、我要帶著利他心走」。

 

當然這是從佛教角度來說,若信仰其他宗教,也可以按照其他宗教建議、向神祈禱等,但總之當你面對重病時,不要忌諱死亡。

 

應當曉得,如同剛剛所講,恐懼主要來自於自我中心,自我中心越強,恐懼會越強。

 

9. 如何面對親人死亡?

 

當我們關心親友時,最能幫助他們的,其實是廣大、無偏私的愛。

 

當然親友死亡會讓我們憂傷,因為我們愛他們,這種愛以範圍而言,過於狹隘,因此我們可以從兩角度思考:

 

  • 佛教邏輯科學來談,從有前後世概念來說,所有眾生理論上都曾做過我們父母,因為有無限過去生緣故,自己和所有眾生本來就都有親子關係,這是第一層。

 

第二層「大家都是一家人」的同理感,這種感覺會讓我們去除我們和他人隔閡,不會只鎖在自己父母,因此我們要對他人慈悲、對他人懷愛,是沒有錯的,但其實這份愛可以更廣,當愛更廣時,效益會更大。

 

如同剛剛所講,我們執著於對親人去世的憂傷,根本來源,還是因為我們非常在意自我,「因為他是我自己的親友」,這執著心造成我的強烈苦惱,如同剛剛所講,解決自我中心的主要方法,就是慈心與悲心,能夠讓我們的心能更寬廣而無偏私、無選擇性地對他人產生慈心與悲心。

 

譬如我們想到慈心悲心的代表,可以想是觀音菩薩、或阿彌陀佛,然後懂得「自己與他人其實沒有絕對分別性」,這在佛教中,稱為「自他不二」。

 

今天不論你有沒有信仰宗教,其實都可以仔細去思維:所有生命都與我們有親子關係,都做過我們的父母,以此思維下,我們絕對有理由,去以無條件的悲心,佛教中所說的「無量悲心」、「無量慈心」去無限關懷、對待他們,這是完全合情合理的。

當你去如此思維時,慈愛的力量會變的很大,就能夠戰勝憂苦,就如同你今天要滋養一株乾枯植物,給他一滴水也是水,但因為只有一滴,很快就乾涸,但若你今天給他大量水,就能能保證他得到持續的滋潤。

 

你今天給親友的愛是愛,但就像是一滴水一樣,力量有限,而你今天若能拔掉自我想法,從自他中心框架跳脫出來,思維「所有眾生都是父母」,我對所有眾生都應有慈愛,那所有眾生當中就有自己的親友,他們會得到更大的利益,而不只是一滴水的愛。

 

10. 轉世如何知道下落?

 

先回答第一個問題,關於生命流轉這件事,佛教教學有強調人身的重要性,會透過人與動物比例,以及為何會生為人,用比喻來談人身重要性。其中一個就是人與動物的比例:我們今天可能認為人很多,但你仔細想想這譬喻,你認為人很多,但你有看過白蟻窩嗎?一個小小窩可能就是人、整個地球人這麼多,因此人和其他動物的數量,是完全不成比例的。

 

佛經中常用極端比喻來強調人身珍貴,是因為和動物比起來,數量實在太懸殊,更不要說其他價值觀內的其他生命。例如以微生物來說,我們認為是一個籠統的自我,但實際上有數以億計的生命,差別僅於福德力量不同、暫時生命型態不同,差別僅此而已,佛教觀念中,你身體內的微生物,與你追求快樂、以及最終能成佛的本質,是無絲毫差別的。

 

只是因為往昔過去煩惱強弱,導致,福德強弱,而有外在生命型態的差別。因此佛教從此角度,特別強調人身價值,以此角度去講不要浪費衝突、不自殺等,這是佛教教育,主要從「人與動物數量完全不成比例」來談。

 

第二個問題是轉世,藏文中稱為「化身」,是佛陀可見三層面中的一個層面,「化身」意思是「大智慧、大慈悲」,符合此條件者叫化身,不符合者不算,活佛則是我們講的一種制度。真正「化身」是一個有廣大智慧、懂得利他者,叫佛陀化身,當然佛陀還有法報、報身層次,這是佛教概念。

 

「轉世活佛」指得是「轉世有智慧的人」,而如何認證?這是一種制度,也可不認證,一個真正菩薩(有智慧悲心者),不需要認定,仍會對所有國家、人民、他人產生幫助長相。

 

我們長相不同,心可能有智慧、有悲心,這是共通基準點,有此人格特質者就是佛陀化身,不需要一定要被認證。

 

當然家喻戶曉的活佛就是達賴喇嘛,被認為是悲心智慧的展現,因此獲得尊敬,在認證上,打掛等方式也可以用以認定活佛,但終究還是要看能否培養出利他特質、能否培養出真正智慧,如果能,你給他那個位置他就能發揮那個功能,如果不能,即使坐在位置上,也不能發揮效益。

 

所談的所有人,若從化身角度而言,都是某種化身:你的六種煩惱類型的化身。

 

煩惱強弱及福德強弱會決定你的形像:如果完全沒有煩惱,就是真實究竟的化身、就是佛陀。如果你要知道前後世,完全看自己心的狀態,而且所謂化身不是固定不變,如同冰塊一樣,融化一點時,可能等一下就又結冰了。

 

只有當冰塊完全融化時,才叫「沒有冰塊」,一般化身轉世也都還是如此,不會保持固定狀態,除非已經成佛。

 

一般所講的化身或轉世,都還是有需要處理的,我們都是六種煩惱的展現。你要知道自己來世會如何?若你可以肯定的說,我有有慈心、有智慧,百分百肯定你來世可以再度獲得人身,但若你罔顧他人利益、對他人無慈悲、總是嗔恨,可以預料下輩子會變動物,強烈嗔心變成蠍子等。

 

佛教說,因果是剎那間內心的變化結果,你內心的變化造成你的生命型態,這就是真正的化身意義,廣義而言,六種煩惱對應六種化身,廣義而言,所有生命都是化身。

 

分配其實沒有普遍性,每個人的管道都是獨特的,就如同你的夢一樣,不用去管別人的路,你自己的心會決定將來的路。因為死亡景象就如同作夢一般,你的心會隨煩惱而產生後面景象,這都是從心而來,死亡也是如此。煩惱會決定你的去處。

 

死亡時,身體與心是分離的,其他感官包括想法、整體概念都存在,唯一不存在是身體,但你的自我感仍存在,因此你會去一直尋找一個可以匹配的身體,這是死後的感覺,在還未找到前,都會有不確定性,這種不確定性會帶來恐懼、壓力,這取決也和你所造的與業、福德有關。

 

11.水陸法會有無幫助?能否化解冤債?

 

主要取決於參加法會者,有沒有慈心悲心。若真正有利他想法,想去幫助不可見眾生,這種利他心就形成良性連結,造成幫助。

 

若你的心更廣,不僅是想解決自己的冤債,而是要幫助的話,確實對自他都會有幫助。

 

若你真正有慈心悲心對待生命時,那怕只是提供一點食物,或拿食物去火中燒,都有真實利益,若真為無形眾生、希望對他們有幫助的話,都能真正幫助到他們。

 

就如同之前分析,眾生在過去做過父母,你秉持此想法去幫助他們的話,不論什麼形式都可能真實幫助他們。若缺乏慈悲心,即使早上讓他暫時溫飽,也不可能長期受幫助,若你慈悲心並無發起的話,也無法長期幫助到他。

 

熱烈的問與答在時間限制下暫告段落,在感謝的掌聲中,仁波切將隨身木缽內的奶茶喝完,並用布細心包裹好後,站起身,會眾簇擁向前,一一接受仁波切加持。會談後,會眾在噶千園區徐徐涼風的室外木桌,享受配佐星光與燭光的豐盛晚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