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法教 / 佛子行三十七頌 / 噶千仁波切釋意 / 第十一偈
 噶千仁波切釋意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

第十一偈

無餘痛苦源於自樂慾,
圓滿諸佛誕於利他心;
是故己樂他苦二者間,
如實交換乃是佛子行。

  「諸苦源於自樂,諸佛利他所生,由此自樂與他苦,如實交換佛子行」這是修菩提心的口訣。

 

  一切痛苦的泉源是自私和自利,來自我執;而圓滿佛陀的來源是什麼呢?是利益眾生的心。誰的心裡面產生利益眾生的心,這

個人就會成佛,這個為利益眾生的心就是佛心。那麼這個導致我們痛苦的我執又是從何而來呢?這個我執從無始輪迴以來,如同下雪般的不斷降下,從來沒有中斷的時候,不斷增加與累積。而且由於它是不間斷的進行、不斷累積,以致於我們根本很難去察覺它。舉例來說,當自己看到這個茶杯放在桌上時,心裡面想說「我要喝茶」,這時「我」就產生了。等到下課後回到家裡,就有這是「我的房子」、「我的兒子」、「我的女兒」…這些「我」又不斷產生。也就是任何一個對境出現時,這個「我」就會出現、就會增加,所以「我」是遍及一切處的,在每一個對境之中,這個「我」都會不斷增加。因此我們要喝茶時,首先要供養三寶,當我們心裡先想到供養三寶時,我要喝茶這個「我」的勢量就會比較淡,如果不是為了這個原因來供養三寶,難道是因為三寶會覺得口渴嗎?三寶會覺得飢餓嗎?當然不是,這是為了去除我執,所以我們來供養三寶。當我們心想到三寶之時,心裡就不會想到我;反之,這個「我」就會不斷出現。當我們看到一朵美麗的花時,心裡要想到「怎麼有這麼美麗的花,要好好的將它供養三寶」;但是很多人都不是這樣想的,當他們看到美麗的花時,心裡就想「這麼美麗的花,我要把它買回去,放到我家的花瓶裡,看起來多麼好看啊!」在這樣的一個過程,我執就不斷的累積與增長。

 

  佛陀具足了方便智慧,為了要去除眾生的我執,所以教授了獻曼達的方法。獻曼達能夠圓滿的積聚資糧,以財富受用來做供養,所得到的卻是智慧資糧,獻曼達能使眾生得到廣大的利益。然而,為什麼獻曼達能使眾生得到廣大的利益,大家需要好好想一想。

 

  現在大家經常在做前行法,也就是四加行,很多人經常對四加行中的獻曼達提出疑問,想到為什麼要獻曼達?獻曼達有什麼功效?通常這個「我」形成的時候,並不是一次、兩次,而是百千萬億次不斷累積。當我們在獻曼達時,要供養自己的財富受用。這個時候要想一想,自己的財富受用從何而來?如果問說「你有了多少錢?」自己會想說「我有一塊錢、十塊錢、一百錢、一千塊、十萬塊、一千萬…等等」,心裡會知道自己有多少錢。實際上,這每一塊錢都是一個我,當自己有十萬塊時,心就有十萬個我。十萬個我是非常沈重的,自己的心挑不起來。

 

  因此,當我們獻曼達時,將自己所有的財富受用,一切都供養給三寶,供養給三寶之後,這些東西就不是自己擁有的,就已經不是自己的東西,心裡就沒有這沈重的負擔,而將我執全部都丟掉了。因此我們必須要再三的做獻曼達的實修,而後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房子以及一切財富受用,就想到這些都是三寶的東西,自己只是使用它而已,並未真正的擁有它們。以是之故,我執就會逐漸降低。當心清淨之後,自己就是佛。就好像這杯水,當它不受動搖,就會變得很純淨;當內心混濁的部份消失不見時,內心清淨的部份就會顯現出來,是如來藏,也就是佛,也就是智慧資糧。如是藉著供養財物能獲得智慧資糧,就是因為藉此能令行者去除我執的緣故,對於這一點大家應當經常要去思維。

 

  過去我們大部份的想法都是自私自利的,而沒有想到要利益眾生,這樣子沒有辦法獲得廣大的佛果。因此頌文說「由於自樂與他苦,如實交換佛子行」。

 

  過去一切諸佛都是將安樂施與一切眾生,並取得眾生的痛苦,只是諸佛是以自己的身體生命真實的施與眾生,這一點我們是做不到的,我們應當用何種方式來做呢?這就是現在要教授給大家的部份。

 

  對於自己的父母、子女、老師、上師,阿闍黎,自己有好的東西要提供給他們,這是一種小小的自他相換。這些東西本來是自己要使用的,但是提供給了別人,這稱之為自他相換。其次,若是自己到一個地方,而這裡有戰爭、殺害、爭吵各種痛苦之時,自己雖然不在其中,但是心裡要想:若是自己投生在其中的話,這個痛苦將會是如何如何。讓這種想法真實的生起,這種取得對方痛苦的方法,也是自他相換。雖然自己不是真正有這種遭遇,但是透過不斷的祈請上師以及念誦六字大明咒,能夠真實的了解眾生的痛苦,這是自他相換的方法 。

 

  在某一種狀況之下,雖然自己也面臨到困難,也沒有什麼錢財,甚至還有疾病和痛苦,在這種狀況之下仍然能夠去布施貧窮、照顧他人,這也是自他相換。我在西藏曾經看到有一些人自己也不富裕,可是當他們看到更貧窮的乞丐時,還來作布施,這時所作的功德布施雖然只有一點點,但是作時應當要迴向發願,希望能做更廣大的布施與自他相換。

 

  另外一種情形是關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,通常當父母親的,無論是任何狀況之下,即便自己很困難,也會想盡辦法照顧自己的子女,縱然這個子女未必會回報自己。子女會不會報答父母要看個別的業力,父母無論如何都會盡心照顧自己的子女。若能夠將這種父母照顧子女的心,無私的同樣用於所有眾生身上,若能對一切眾生毫無差別的去利益他們,就如同照顧自己的子女,這就是真實菩提心的表現。這是不需要去考量是不是會得到回報的,父母親照顧子女,便會無條件如此去做,對於眾生,我們也應當要生起如是的心態去利益他們。台灣這個地方,由於大家對於佛法都有所認識,對於痛苦困難的人經常能夠給予幫助,是很好的現象。但是在幫助朋友之時也要思維,即使是面對一個完全不認識、沒有關係的人,也要能夠協助他,這樣的意義就更加廣大。對於一個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人,我們還能協助他,這才是真實的幫助,這種協助是不希求回報的。有時我們對於朋友的幫助,可能難免還有希求回報的情況。然而不求回報的幫助,其福報將更加廣大。

 

  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:有回報想法的幫助以及有企圖而講出好聽的言語,這些福報都是很小的,這是因為有渴求之心的緣故。所以對於與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,應當經常對他們修自他相換。

  

  現在大家聽課所拿到的《三十七佛子行》這本書,如果有拿到二本以上,應當儘量送給自己的法友。因為這本書是極為重要的,是成就的大上師無著賢所寫的,他是真正的大菩薩。不僅如此,這本書上還印了見即解脫的咒語,任何人看到也能得到解脫,有很大的加持力。如果大家在禮拜天有共修的話,希望在共修之前能一齊念誦一次。對於書中內容若有不了解,也可以互相詢問,不了解的人向已經知道的人詢問,已經知道的人要向對方耐心講述,如此大家的功德、學問、實修就會不斷進步增長。不要因不了解而害羞退卻,因為了解之後自己的功德

能力才會不斷增加。我們提供別人一百塊、一千塊、一萬塊,不如教導他們一、

兩個頌文及其中的意義,他經由這一、兩個頌文及佛法的意義所得到的利益是生生世世而且廣大無邊的,所以大家應當要如此看待本書,並要去追求它更深的內容。

 

  當我來到這裡、或我不能到這裡來的時候,要知道我就是這本小書,這本小書就是代表我。將來我死亡了,各位看到這本小書,也就是看到我,毫無差別。因為這個緣故,我才請求許多功德主、悲心的菩薩,出錢來印製這本小冊子,發給法友們做實修之用,所以希望大家有多的本子,能夠與其它朋友

共享。

 

  這本小冊子非常重要,因為讀了它就等於讀了大藏經一遍,大家知道大藏經有多少嗎?有一百部以上,要把它讀完並不是那麼容易。但是今天我肯定的告訴大家,這本書讀過一遍就是讀了大藏經一遍。

 

  每次講授之前,大家能夠先念誦一遍頌文,這樣做對大家有很大的利益。特別是大家都沒有很多時間,能一邊讀誦一邊思維頌文的意義會有很大的幫助,如果能了解頌文內容再來念誦,其意義更加廣大。若是能夠持續長久的念誦,功德一定會增長。

 

  念誦之時,人與非人都能夠得到利益,為什麼呢?因為一切眾生痛苦的泉源是由於欠缺慈心與悲心。思維這種情形之後來念誦,希望眾生都能產生慈悲心,若一切眾生都有慈悲心,對待他人皆能如母待子一般,那麼每一個人都會覺得非常快樂,因此希望眾生都生起慈悲之心。

下一偈:第12偈

◆ 回到佛子行三十七頌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