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頂端
台灣噶千佛學會Garchen Dharma Institute

中文 | English | བོད་ཡིག | 網站地圖


首頁 / 噶千佛學會GDI / 電子報 Newsletter / 噶千電子報Newsletter | 發佈 2020 年新書:《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講記》 – 問答篇

【2020.09.13】噶千電子報Newsletter | 發佈 2020 年新書:《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講記》 – 問答篇

下載PDF

發佈 2020 年新書:

《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講記》 – 問答篇

★ 利益眾生的願心,終將引領我們獲證佛果。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如是說。
 
 
仁波切於2019年彌陀法會宣講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,並回覆法友提問,內容涵括彌陀法門及普賢願文,概分觀想、法義釋疑、心性、臨終等主題。
 
仁波切直入精要,提點法友,值得再三細讀。
 
-----
■ 心中無分別,如此明晰!─「得益於瞋恚」
 
Q:能否用譬喻說明「瞋恚的本質是大圓鏡智」的道理?

 
A:若懂得禪修,當你產生強烈的瞋心時,只是看著瞋恚,心會非常清晰,因為瞋恚將一切分別念都趕走了,只有瞋恚在主宰。
 
這時若能認識瞋恚,那真是件大事!
 
心中無分別,如此明晰!所以可以說「得益於瞋恚」。
 
因此,大圓鏡智的本性能夠驅散其他分別念所造成的遮蔽。我們可以笑對瞋心,所以稱之為大圓鏡智。
 
-----
■ 死亡時,心的本來面目會從身體中解脫出來
 
Q: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中所謂五部佛、五智、四十二寂靜尊、五十八忿怒尊等,與我們在法性中陰時所見的寂忿天尊有關嗎?

 
A:喔!會見到這些的,這些是自心本來的面目。日後死亡時,心的本來面目會從外在身體的窠臼中解脫出來,如此認識心本身的本來面目。所謂「看著水晶內虹光的直指」便是這麼回事。
 
-----
■ 沒有自他二執的了別性就是阿彌陀佛
 
Q:若貪欲的自性為阿彌陀佛,可否就此說明轉貪欲為道用的教誡?

 
A:貪欲本身就是阿彌陀佛。為什麼這麼說?當貪欲熾盛時,心會非常明晰,這時候心將十分喜悅,當下的了別是沒有自他二執的,這個了別性就是阿彌陀佛。
 
 
----------
■ 下載《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講記》:
 
https://tinyurl.com/yyclymda
 
■ 索取實體書《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講記》
 
*佛學會LINE官方帳號(私訊):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eoi0187l
 
*佛學會官方電子郵件:info@garchen.tw
 
*電話:(02) 8667-1620
 
■ 官網〈普賢王如來祈願文〉專區:
 
http://garchen.tw/Teachings/The_Prayer_Of_Kuntuzangpo
 
 
願利一切有情
 
噶千佛學會
www.garchen.tw

 

 

台灣噶千佛學會 

噶千佛法中心(新店)

新北市新店區
中央六街12號14樓
Tel:02-8667-1620

噶千禪修園區(萬里)

新北市萬里區
大坪路39-6號
Tel:02-2492-9335 

© 台灣噶千佛學會. Copy Rights Reserved.